一、空间站概况
中国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二、空间站名称
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具体如下:
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代号“TG”;
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
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代号“WT”;
实验舱Ⅱ命名为“梦天”,代号“MT”;
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
三、空间站组成部分
(一)核心舱
1.全长约18.1米,最大直径约4.2米,发射质量20-22吨。
2.核心舱模块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
3.主要任务:为航天员提供居住环境,支持航天员的长期在轨驻留,支持飞船和扩展模块对接停靠并开展少量的空间应用实验,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二)实验舱
1.全长均约14.4米,最大直径均约4.2米,发射质量均约20-22吨。
2.空间站核心舱以组合体控制任务为主,实验舱II以应用实验任务为主,实验舱I兼有二者功能。实验舱I、II先后发射,具备独立飞行功能,与核心舱对接后形成组合体,可开展长期在轨驻留的空间应用和新技术试验,并对核心舱平台功能予以备份和增强。
(三)货运飞船
1.最大直径约3.35米,发射质量不大于13吨。
2.货运飞船是空间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
3.主要任务:一是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空气泄漏,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延长空间站的在轨飞行寿命;二是运送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间站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三是运送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间站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条件。
四、空间站建设规划
(一)“三步走”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即神舟号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二)2021年空间站建设动态
1.2021年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这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
2.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3.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空间站价值
(一)空间生物学:培育优良物种、探索疾病机理、研发生物药物、改进人类健康。
(二)微重力流体与燃烧:新型清洁能源开发、改善地球环境。
(三)空间材料:空间材料加工、先进材料制备,探索和揭示材料物理和化学过程规律,改进地面材料加工与生产工艺,研发与生产先进材料,推动工业技术进步。
空间站目标
中国空间站建设将瞄准掌握空间站建造技术,用与时代同步的技术,建造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空间站。
2022年空间站建好后,将随即投入正常运营,开展科学研究和太空实验,促进中国空间科学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的空间站也将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和实验机会,满足最新最好的空间探索及空间资源利用等科研需要,使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进入探索科学前沿、开发空间资源、造福人类社会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