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笔试模拟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10月29日)

未知 | 2020-10-29 10:55

收藏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10月29日)由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发布,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请关注黑龙江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如有疑问请加【QQ交流群:1029636078】,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

  1.国家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 )。

  A.收费收入

  B.税收

  C.国有资产收益

  D.债务收入

  2.“物以稀为贵”应理解为( )。

  A.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B.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

  C.价值决定使用价值

  D.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3.当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财政预算应采取的政策是( )。

  A.赤字预算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B.盈余预算的紧缩性财政政策

  C.全面扩张政策

  D.收支相等中性财政政策

  4.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 )。

  A.挤出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

  D.外部效应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不同的( )。

  A.经济制度范畴

  B.资源配置方式

  C.生产关系范畴

  D.经济增长方式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

  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B

  解析:

  物以稀为贵的原意是事物因稀少而显得珍贵。在经济学中指的是商品数量少使价格上涨,也就是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B

  解析: 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应采用盈余预算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应对。故答案为B。

  4.答案:B

  解析:

  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本题相关知识点:

  挤出效应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养蜂人的到来增加了果园的产量,反过来果园的扩大又会增加养蜂人的收益。这就是正外部效应。一个工厂污染了水源,对下游的居民和河中的鱼类造成了损害。这就是负外部效应。

  5.答案:B

  解析:

  市场经济是根据市场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来实现配置资源,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完全由企业按照自己的经营目标决定;而计划经济属于指令型经济,按照行政权力的意志来配置资源,由中央政府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考量一个社会的经济体制是属于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主要看其资源配置方式。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资源配置是指将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内的经济资源按比例地分配在各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优化的资源配置要达到两个目的,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