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0年黑龙江教师资格证每日一练12.20(1)

黑龙江华图 | 2020-12-20 19:26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儿童“情感共鸣”体现了情绪情感( )。

  A.动机作用B.组织作用

  C.感染作用D.信号作用

  2.3岁前儿童的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动作停止,伴随该动作的思维也停止了这种思维方式称为( )。

  A.抽象性思维B.直观行动性思维

  C.逻辑性思维D.具体形象性思维

  3.儿童孤独症属于( )。

  A.情绪障碍B.神经性障碍

  C.品行障碍D.心理疾患

  4.明明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并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该行为是( )。

  A.分享B.合作

  C.谦让D.援助

  5.埃里克森认为社会文化对儿童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影响着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应对“发展危机”的方式,3—6岁的儿童要应对的发展危机是( )。

  A.信任感对不信任感B.自主对羞怯

  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

  6.教师向幼儿布置智力题:“假如天黑了,你一个人在河边……”幼儿马上会说:“天黑了,我妈妈不会让我出门的”,这体验了幼儿思维的( )特点。

  A.经验性B.拟人性

  C.表面性D.固定性

  7.教师讲故事的时候提出 “如果你是这三个和尚中的一个,你会怎么做,才能让大家都有水喝呢”,这类问题属于( )提问。

  A.假设性问题B.描述性提问

  C.思考性提问D.比较性提问

  8..幼儿园体育课设计应依据人体( )的变化规律。

  A.身体动作B.机能能力

  C.幼儿兴趣D.课程类型

  9.( )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

  A.可逆性阶段B.权威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D.公正阶段

  10.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该如何做( )。

  A.制止并当即引导,让幼儿换位思考B.将玩具交给弱势方

  C.立即制止D.将玩具拿走

  【参考答案】

  1.C

  【解析】情绪的感染功能是指某个人情绪情感的表现具有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的影响功能。故本题选C。

  2.B

  【解析】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即思维不能离开直观的事物、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故本题选B。

  3.B

  【解析】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性障碍。故本题选B。

  4.A

  【解析】此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幼儿期的亲社会行为具体表现为援助、分享、谦让和合作等行为。题干中明明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并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是典型的分享表现,分享行为也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方面。故本题选A。

  5.C

  【解析】3—6岁的儿童需要处理的矛盾是主动对内疚,这时的儿童企图向别人表明自己已经长大,并开始尝试做一些自己的能力尚无法应付的事。故本题选A。

  6.A

  【解析】幼儿思维的经验性指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提干中,幼儿会结合自己平时天黑了妈妈不会让他出门的经验来思考这道题,故体现了思维的经验性。故本题选A。

  7.A

  【解析】在欣赏故事的最后环节,教师可引导幼儿围绕故事进行表演活动,教师可提出假设性问题如“如果你是这三个和尚中的一个,你会怎么做,才能让大家都有水喝呢”来引导幼儿发散性思维,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将故事主题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故本题选A。

  8.B

  【解析】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设计应依据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生理机能的变化经历了上升、平稳、下降三个阶段。故本题选B。

  9.A

  【解析】可逆性阶段(8—10岁)。此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故本题选A。

  10.A

  【解析】当幼儿出现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教师应该制止并立即引导,请幼儿冷静,并换位思考。故本题选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