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世界,将万物摁下了暂停键。原本阳春三月就该背着书包去学校的孩子们,不得不封闭在家里,以阻断病毒的蔓延。 当举国上下的家长、教师们都在为不能准时开学而感到无比忧虑的时候,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如同一缕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沐浴着每一位老师和学子。
通知要求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开通专用电视频道、开发部分省市和中小学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其他资源,要精心组织,强化居家学习指导,做好开学后教学和居家学习的衔接。
对于网课,我承担着父亲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因妻子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和后期的全县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督查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完全无时间兼顾儿子和家庭。
我曾跟她说过我替她值班,可她说我不是党员,再说,她还带了一个班,不能随便换人,要严守纪律。
于是我在家担起了“家庭妇男”的重任,白天给儿子和侄女烧饭煮菜,监督他们学习、运动,陪他们下棋、做游戏,听我自己所授学科的网课。到了晚上,就和我们三(2)班五十二名孩子共同交流学习和心得。
作为家长,我十分感激。我感激“空中黔课”及儿子班级陈、李、唐老师们辛勤的讲解和无私的付出,也很感激在“空中黔课”“钉钉课堂”后面默默工作的同志。由于他们的无私付出,才实现了“停课不停学”。
作为老师,我百感交集。一方面,我高兴。每天早上7点左右,我就把当日学习课程发到班级微信群,提醒同学们按时上课,专心听讲,做好学习笔记,并积极倡导学不懂的同学多提问。晚上7点,通过手机微信直播,开展线上集中讲评作业,同时设置了重播,鼓励未听懂的孩子们随时收看。虽然也有些累,但我为自己能通过网络给孩子们讲解作业而高兴,感到自己在疫情面前总算做了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儿。
一方面,我感动。尽管孩子们没去学校聚集,但为了做到教学研究与学生居家学习不脱节,能接轨,我们的校行政领导充分研究,坚持每周开展1天教学研讨活动。研讨中,针对如何利用小程序批改学生作业、如何提高网课教学效果、如何开展听评课等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展开居家上课、居家监管学生的办法由此而生。
另一方面,我也十分焦虑。我们班一个叫胡赟杰的同学,因父母在广州打工,他和六十多岁的奶奶在上坝人家一间出租屋居住。我和邹义敏老师到他家走访时,他的奶奶告诉我们,他在家不听话,总是利用上网课的机会打游戏。每当他奶奶问他的时候,他都哄她在学习。我翻开他的书包一看,书和练习册居然是崭新的,一个字也没写。我和邹老师按压住满腔怒火,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后来,他似乎有所醒悟,说要改,要好好学习,要听奶奶的话并帮助她做力所能及的事。值得庆幸的是,通过我和邹老师持续走访和关注后,胡赟杰同学已转变得很好。
现在,虽然我和邹老师已完成了两个百分百(实现了对居住县城学生实地走访百分百、对城外学生电话访问百分百)目标,但我们仍旧充满强烈的期待,期待疫情早日散去,期待听到校园喇叭准时响起,期待和我们的孩子们早一天同聚课堂、放声歌唱!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5926757443250662&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