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时政热点

首页 > 时政热点

济南: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闪电新闻 | 2020-05-09 16:46

收藏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9日讯 9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出台的济南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进行解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为了吸引鼓励各类人才进入教育系统任职任教,济南市在教师队伍的公开招聘、职称评聘、待遇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亮点举措。

  对此,济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卫东介绍说,一方面,畅通教育人才招聘“绿色通道”。全市每年赴国家“双一流”综合大学和师范类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300名以上。完善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招聘制度,优秀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可适当放宽学历、年龄条件,采取专业技能测试等方式简化招聘程序。

  此外,深化基础教育职称制度改革。乡村学校的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可在规定比例上限的基础上上浮1-2个百分点。中小学、幼儿园正高级教师岗位,可按照规定比例在县域内统筹设置使用。对符合申报条件且在乡村中小学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0年、20年、30年对应申报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的,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市及各区县调整公务员工资待遇时,必须同时间、同幅度考虑中小学教师,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取消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要求,建立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机制。在绩效工资总量分配时,要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业绩,对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以及农村小班额学校、寄宿制学校、民族班办班学校、考核优秀学校等,加大倾斜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意见》提出完善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强化教师编制核定和配备,加大教职工编制市级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那么机构编制部门如何统筹使用编制资源,支持保障教师队伍建设?

  “编制作为重要的资源,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济南市委编办副主任李民在发布会上介绍说,近年来,济南市委编办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编制资源,较好地满足了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下一步将继续创新思路和工作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力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挖潜创新,保障中小学编制需求。创新编制管理方式,采取精简压缩“小散弱”事业单位编制、从其他系统压缩一定比例的事业编制等措施,进一步盘活编制资源存量,坚持向教育倾斜。在严格执行省规定的核编标准基础上,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保障中小学用编需求。同时,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对全市承担示范、实验、双语教学等任务,以及育龄女教师较多的中小学,按照标准高限核增教师编制。

  动态调整,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小学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及时按照规定的调编周期进行调整,推进教职工编制科学配置。通过在教职工编制总量内统筹调配人员、岗位、编制等方式,推动人员编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及学段之间及时调整,着力解决区县间和区域内学校间超、空编不平衡问题。

  统筹调剂,化解中小学编制结构性矛盾。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加大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调整编制力度等措施,优化编制结构,集中编制资源,优先满足教师队伍需要。以区县为单位,根据生源变化情况,由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在核定中小学编制总量内,具体分配到各学校,结合实际统筹调剂使用。健全完善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专户编制制度,用于满编、超编的中小学补充专任教师。

  专编专用,强化编制管理。严格落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专编专用制度,严禁其他单位以任何形式挪用、借用、挤占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有编不补和长期空编等问题。严格落实中小学校进人程序和实名制管理制度,严格履行编制审核程序,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使用规范合理。

  闪电新闻记者 段嘉琪 王蒙 曲峥 报道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6179043428446720&wfr=spider&for=p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