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时政热点

首页 > 时政热点

今年高考怎样安排?是否要戴口罩?刚刚,教育部都回应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0-06-19 15:07

收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今年高考推迟一个月举行,也就是说,在半个多月以后的7月7日和8日,1071万考生将步入考场,迎来他们人生当中的一次大考。

  今年高考怎样安排?如何做好防疫?

  来 源丨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网站消息,6月19日上午,教育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高考防疫及组织实施等工作安排,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张佐良出席发布会。

  发布会要点如下: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全国将设考点7000余个、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

  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

  提前14天对工作人员和考生进行身体状况监测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参与组考、监考环节的工作人员和考生,要求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做到每天体温测量并做记录。

  对考前和考中监测、检查发现的考生和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出现异常状况,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要指导教育部门做好专业评估,教育主管部门依据专业评估意见,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

  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亦指出,考点入场处的体温监测点会设置多个通道,同时也设置凉棚。夏季气温高,考生会紧张,体温可能会有一些误差,所以设置体温异常者的候检室进行复检,也是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

  对于卫生部门评估身体异常的这些考生,各地会在卫健和防控部门的评估下,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研判。同时按照低风险地区、非低风险地区、普通考场、隔离考场、食宿场所等各种场景,也分别设计了考生防护的举措。

  今年高考中高风险地区考生全程戴口罩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

  低风险地区的考生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

  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

  每10个高考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今年高考,要求考点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供待检和复检人员等候时使用。

  考场设置方面,要求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当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考生,启用备用隔离考场。

  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

  发生过疫情的学校不能作为考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发生过疫情的学校,不能作为考点。

  贺青华指出,考试前要对考点、考场、通道、门把手、桌椅、宿舍等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洁与消毒。

  普通考场可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今年高考,要求对考场考点空调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开展清洁消毒。

  普通考场可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备用隔离考场须使用分体空调。可使用自然通风、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

  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指出,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努力为考生创造一个清凉的考试环境。同时,各个考场还会充分准备相应的防中暑、防腹泻等夏季常见病的药品和应急措施。

  高考考生考试中发热咳嗽需到隔离考场,可补差时

  贺青华介绍,如果在高考考试过程中出现了有学生发热、咳嗽等症状,由当地的卫健部门等按照事先的预案进行个案研判。具备继续考试、完成考试的学生,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考生从普通考场移到备用考场,这个时间耽误了,要请省级教育部门按照事先商定把时间补回来,把转移的时间和专家研判的时间都算上,虽然是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对考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各地会加强交通疏导,确保考生方便出行

  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介绍,因为今年高考适逢工作日,考生出行的交通压力较大,各地会加强交通疏导,确保考生方便出行。

  每年都会协调公安机关开辟绿色通道,对身份证丢失的考生临时补办。有关部门还将开展噪音的整治、向考生发布天气、交通等提示信息,共同努力为考生参加考试提供良好的服务。

  国家教育考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增加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

  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表示,各级国家教育考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增加了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依法、科学、精准、因地制宜制定高考防疫组考方案,实现齐抓共管、联防联控。

  图片来源 / 图虫

  今年高考将运用网上巡查等高科技严打作弊

  孙海波表示,今年将以最严厉的手段,打击考试作弊。

  据孙海波介绍,今年将充分发挥国家教育考试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会同公安、工信、工商、无线电委员会等部门集中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行动、打击销售作弊器材行动、打击替考作弊行动、净化考点周边环境行动、清理整顿涉考培训机构和助考中介行动等五大专项行动。

  同时,强化高考标准化考点建设,实施考生身份识别、考试过程视频监控,并运用无线电作弊防控、网上巡查等技术手段,以高科技手段反制高科技作弊。并广泛宣传最高法、最高检关于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司法解释,通过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宣传典型案例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广大考生诚信参加考试。

  高考命题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

  孙海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今年高考命题“稳”字当头、科学施策、精准施策,高考命题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今年还有高考综合改革的首考落地的4个省市,试卷也将在各省前期统一组织的适应性测试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

  孙海波表示,今年的高考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考,同时是高考改革深入推进形势下的高考,今年高考命题总体思路,重点从铸魂育人、落实改革、确保稳定3个方面来开展。继续深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加强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以及高考综合改革的协同,加强对关键能力的考察。

  教育部建议高考考生精心安排考前时间 做好四方面准备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门到学校,都在全力以赴积极准备,努力为考生营造安全、公平的考试环境,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充满信心的迎接这次考试。同时,也建议考生精心安排好考前的这段时间,做好四个方面的准备。

  一是调整好学习状态。合理安排好各科的学习时间,查漏补缺,巩固提高,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是调整好身体状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饮食健康,保持良好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参加考试。

  三是调整好心理状态。不背包袱,以“平常心”轻装上阵,在这里也建议家长多倾听、多理解,帮助孩子减轻压力。

  四是做好赴考准备。提前了解考点防疫措施、安检程序、个人防护注意事项等,准备必要的防疫物品,严格按照考试规定,携带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另外,考虑到进入考点需要进行体温检测,请考生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防止因交通问题导致时间延误影响参加考试。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901961298040611&wfr=spider&for=p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