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数字出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
B.一般对内容中的各种元素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进行标引
C.数字出版产品的使用必须借助一定的终端设备
D.数字出版与电子出版的传播途径相同
2.图书的题名、作者、主题词等信息属于( )。
A.描述型元数据
B.管理型元数据
C.结构型元数据
D.使用型元数据
3.出版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 )。
A.有社会效益就有经济效益
B.有经济效益就有社会效益
C.两个效益既可能相统一,又可能相背离
D.社会效益由精神生产过程形成,经济效益由物质生产过程形成
4.首先把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中国
1·【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字出版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在我国,电子出版是指将数字化内容与具备一定外在形态的物质载体固定在一起提供给消费者的出版方式,而不论其内容的形式是否为数据库,也不论其读取设备是否为计算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数字出版的定义是:“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在数字出版中,出版单位实际上仅将以编码数字流形式记载的内容信息通过一定方式提供给消费者,即数字出版产品的物质存在形式只是“纯粹的编码数字流”,不必与具有一定外在形态的物质载体固定在一起。
因此,选择D选项。
2·【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元数据。
第二步,图书的题名、作者、主题词等信息都属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检索数据,CIP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属于描述型元数据标准。
因此,选择A选项。
3·【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出版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第二步,出版活动中的社会效益是指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出版效果,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出版经营获得的经济收益。两者之间主要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但有时在实践中也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冲突。社会主义出版工作必须自觉地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多出精品力作,杜绝精神毒品和文化垃圾,绝不允许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
因此,选择C选项。
4·【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编辑学的兴起。
第二步,编辑学是关于编辑活动、编辑工作的学问。把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是从中国开始的。美国《克利夫兰旗帜日报》在1990年8月26日发表了有关的报道。报道的作者说:“我想向我的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编辑学。全世界一直在对编辑出版进行研究,但把编辑工作作为一门严整的学问加以深入研究则很少见。最近几年中国编辑界开始研究编辑学,因而创造了‘redactology’这个术语。”
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