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备考技巧

首页 > 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事业单位编内和编外的区别?如何过渡为公务员?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1-06-02 11:46

收藏

  事业单位编内和编外的区别

  定义不同

  编制内、在编是指:通过正式考试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且在组织部、人事局内有注册的工作人员。

  编外、非在编人员是指:非组织部、人事局组织考试招聘,而是由于用人单位招聘的工作人员。编外、非在编人员通常又可分为工勤人员、合同制工作人员、临时工。

  管理不同

  编内人员:人事关系由当地人事局管理

  编外用工:人事关系由事业单位本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稳定性不同

  编内人员:如果工作人员不犯太大错误一般不存在被解聘,比较稳定

  编外人员:事业单位会根据单位实际效益决定工资待遇和是否解聘

  现在的事业单位无论是在编的还是编外的都是采用聘用制,但有编制相对有保障一些

  待遇不同

  在编人员属于正式职工,其工资待遇都是按事业单位标准进行的,工资比编外人员高

  编外人员:不属于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其工资待遇与正式职工有所区别,工资普遍低于编内人员,其次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和缴纳基数也会低于编内人员

  发展前景

  在编事业单位人员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申请升职,有机会晋升更高一级的职位

  编外人员工作时间再长也是一直保持原有岗位不变的,难以得到晋升,不过可以通过招考进入编制队伍!

  事业单位编制如何过渡为公务员?

  和社会普通人员一样

  参加国家、省级公务员统一考试。参加笔试,面试通过层层选拔,相当于重新以公务员身份进入体制,并且事业单位基层工作经历和工龄有效,到时候都是有用。

  参加公选、遴选考试

  这种考试大多是要求报考人员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事业单位人员就比社会人员有优势。

  破格提拔

  如果是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工作能力比较突出的事业单位人员,经过申报审批等一系列手续,可能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直接转做公务员。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