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事业单位】单选题:植树造林的本意是改善生态环境,但在一些区域这

黑龙江华图 | 2021-07-15 17:29

收藏

  植树造林的本意是改善生态环境,但在一些区域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三北”地区的人工林多为生长速度快的欧洲山杨,但这个树种的水分消耗比其它树种大,会使得本就干旱的地区更缺水。很多城市选择绿化树种的第一原则是美观,而不是树种本身是否适合本地种植。而且更严重的是如果植树造林过分追求规模效益就极易导致单一树种聚集,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这段文字表述的主要意思是:

  A.植树造林的效果有时和初衷不一致

  B.违背植树造林的本意会给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C.批评了一些地区植树造林过分最求规模效益

  D.植树造林必须因地制宜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有些地方没有实现植树造林的本意。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具体论述了有些地方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更加遭受到破坏,核心内容是“植树造林不符合当地实际,会破坏生态环境”,即为文段的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D项当选。A项,只针对第一句话,与重点无关,排除A项;B项,偏离文段重点,文段强调的重点是不结合实际情况会破坏生态环境,而非未违背本意,排除B项;C项“规模效益”与文段重点无关,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