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申论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公考申论热点:中国科协《蓝皮书》发布 总量达5020种

华图教育 | 2021-07-28 11:05

收藏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1月28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蓝皮书》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恩哥说,《蓝皮书》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丰富了中国科技期刊的研究成果。此举将“把脉问诊”、摸清家底,借鉴国际优秀科技期刊成功经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公考申论热点:中国科协《蓝皮书》发布 总量达5020种

  申论热点独家模拟预测题及详细解析

  【模拟预测题】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是什么?它的发布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国科技期刊总量达到5020种,覆盖理、工、农、医、交叉学科等各个领域,作为科技发展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不过长期以来,中国尚未出版过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的相关书籍。

  专家指出,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是推进中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要形成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监督作用,扩大国际交流合作。

  当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作了题为“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的报告,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作了题为“推动中文科技期刊发展,传播中华文化”的报告,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作了题为“维护学术诚信——科技期刊的责任担当”的报告。

  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科技期刊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刊物的学术质量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办刊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目前我国在数量上可称为科技期刊大国。但是,我国高水平的科技期刊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科研成果产出的需要,与科研发展的整体水平不相匹配。”……这是《蓝皮书》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状况的总结。

  王恩哥说,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与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总体发展规模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蓝皮书》显示,我国的科技期刊总体上还停留在“小、散、弱”的小作坊时代,集团化建设步伐缓慢,市场化程度低,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即使有些期刊与国际出版商合作,也大多处于依附地位,在期刊运作的研发、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难以得到提高。

  这与我国当前期刊管理体制有一定关系。王恩哥说,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期刊实行主管、主办和出版的三级管理体系。由于主管主办单位多元化,科技期刊多部门交叉管理,自身产权、所有权等不甚明确,办刊经费更多的是要依靠上级拨款,资助或者版面费收入,跨主管、跨主办、跨地区、跨行业的出版资源整合较难推进。

  “科技期刊质量还与一国自身科研实力密切相关。我国科技期刊要发展,需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信任和支持,更要依靠自身科研实力的提升。”王恩哥说。

  王恩哥同时表示,国际上一些知名的科技期刊已经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而我国科技期刊正常发展是1978年开始的,中国科技期刊的繁荣与飞跃仅仅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建立期刊影响力和信誉,形成成熟的运行管理、传播的模式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

  缺乏优质稿件一直以来是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重要挑战,而现有的科研评价导向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之一。

  《蓝皮书》分析指出,尽管我国已经有部分学术期刊进入到国际一流刊物的行列,然而大部分中文学术期刊在被认可度上仍然无法和国外期刊相提并论,科学家需要在更高声誉的国际主流英文刊物上发表论文才会被同行认可,因此国内优秀的研究者很少会将优秀的成果发表在国内的中文学术期刊上。

  有专家表示,当前科研管理中过分看重SCI等国外数据库收录评价导向,一些高校院所还对在国际知名的期刊发表论文的作者予以重奖的方法,这些考核机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优质的稿件外流,进一步挤压国内优质期刊的空间。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