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氏璧”的来历我们学到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出自:
A.《穀梁传》
B.《公羊传》
C.《礼记》
D.《论语》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如果玉不雕刻,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体现出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后来被收入《三字经》中,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C项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榖梁传》即《谷梁传》,也被称作《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是战国谷梁赤撰儒家著作,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名句有“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故虽为天子,必有尊也。贵为诸侯,必有长也”等。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名句有“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等。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名句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考点
常识判断
人文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