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地名是值得玩味的,例如南京古称“建邺”“建康”“金陵”“石头城”“集庆”“应天”“南京”“天京”等等,这源于统治者的喜恶。与此相类的,古翕州是方腊地活动地,被平定后,宋徽宗改名为徽州,取“徽”的本意“捆绑束缚”意,与此相反,朱元璋为避国号讳,改明州为宁波,取“海定则波宁”义。
这一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古代帝王的活动对地名方面的偏好
B.统治者的好恶对地名产生的影响
C.地名变迁背后的政治因素
D.历史事件对地名有重要影像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举南京的例子,指出南京在历史上名字的变化跟统治者好恶有关,接着又指出其他地方地名的变化与统治者也有关系,又列举了宋徽宗将“歙州改为徽州”“睦州改为严州”和朱元璋将“明州改为宁波”的例子。文段为“分—分”结构,归纳起来就是地名的变化跟统治者好恶有关。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归纳概括。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和B项:均未体现地名的变迁。D项:“历史事件”不是强调的重点,文段重点是“地名的变迁”。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