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知识模拟题(二)答案详解

华图教育 | 2021-08-04 09:37

收藏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A。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因此A项正确。

  2.【解析】D。《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明确指出,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D项正确。

  3.【解析】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

  4.【解析】C。根据我国《宪法》第三章的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只有C项不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符合题意。

  5.【解析】C。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6.【解析】C。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因此C项正确。

  7.【解析】A。办事公道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对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因此A项不符合“办事公道”的行政道德规范。

  8.【解析】B。 “孝”“悌”“慈”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家庭伦理道德,故A、C项错误。“齐”指“齐家”,即治家,出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出的人生理想;“圣”出自“内圣外王”,指对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是儒家所宣扬的理想的个人道德境界。因此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B。

  9.【解析】B。《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0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因此只有B项正确。

  10.【解析】A。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或者呈现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是指以其存在的形状、质量、规格、特征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等资料和数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运用专业知识、专门技术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后做出的结论。小王出示的X光片是以其所呈现的内容来证明骨折这一事实的,应当属于书证,A项正确。

  注意,2012年重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将法定的证据种类修改为:(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11.【解析】D。《公司法》第65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因此D项正确。

  12.【解析】D。A项,“至关”含有“十分”的意思,语义重复,排除。B项,表意不明,产生歧义,可以理解为“只有张强被叫去了办公室”,也可理解为“张强和李伟都被叫去了办公室”,排除。C项,“志趣”和“发挥”搭配不当,排除。只有D项没有语病,符合题意。

  13.【解析】B。我国对宪法的解释只有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立法机关,有权解释宪法。

  14.【解析】A。《立法法》第78条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同时,该法第79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因此A项正确。

  15.【解析】C。《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8条规定,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1)国防和外交的需要;(2)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3)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4)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5)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其中的第(4)项即是本题中的情况,因此C项正确。

  16.【解析】D。《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期限从行政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17.【解析】C。A项“讳疾忌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B项“鞭辟入里”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D项“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根据题意,此三项成语使用正确。C项“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应形容“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该项成语使用错误,符合题意。

  18.【解析】C。(1)“贷”有饶恕、宽恕之意,“怠”则指懒散、轻慢。“严惩不贷”的意思是严厉惩罚,绝不宽恕,因此应填入“贷”。(2)“赋”有给予之意,“负”则指担任、遭受、具有、亏欠等,与“予”搭配的明显是“赋”。(3)“圆”有使满意、使周全的含义,如圆谎、自圆其说等,因此应填入“圆”。(4)“走投无路”指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投”是投奔之意,因此不能写成“走头无路”。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