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模拟试题

教师招聘网 | 2021-08-14 09:17

收藏

  1.渗透在学校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观念环境的课程是( )。

  A.必修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选修课程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类型。按照课程的呈现方式划分,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是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就是计划性。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范畴,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根据题干可知,渗透在学校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观念环境的课程是隐性课程。故本题选C。

  2.学校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 )。

  A.满足需求,促进健康 B.关注生存,促进发展

  C.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D.学会适应,促进健康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心理辅导的目标。心理辅导的一般目的应为: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故本题选C。

  3.妈妈告诉小新“你只要考出好成绩就不会挨骂”,这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中的(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3.【答案】B。解析:负强化指个体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挨骂”属于厌恶刺激,而“考出好成绩”会使个体摆脱此厌恶刺激,从而增加个体考出好成绩的概率。因此,答案选B。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