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答案】A
【解析】意思是讲,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的雇工——即佃户,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雇工本身的劳作态度,雇工对地主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使佃户对地主的依赖关系松弛,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会吸纳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人口的就业,会导致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下降,农村会出现“用工荒”,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了,故 A项正确;材料反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佃户地位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主体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而不是强化,故 D 项错误。故本题选 A。
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 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B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救亡运动高涨,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故排除 A、C、D,选 B。
3、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英斗争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D.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马克思的论述主要强调了鸦片战争对中国人民的唤醒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战争,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所以答案选择 C。
4、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钦定宪法大纲》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
【解析】1912 年 3 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主要考察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故本题答案 A。
5确定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的会议是:( )。
A. 古田会议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西湖会议
【答案】A
【解析】古田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宣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反对以任何借口削弱党对红军的领导,必须使党成为军队中的坚强领导和团结核心。因此本题答案选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