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行测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国考行测热点:火星探测

华图教育 | 2021-08-30 08:55

收藏

  科技创新热点

  热点1 火星探测

  1.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西方古代(古罗马)称火星为“玛尔斯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2.火星冲日是指火星、地球和太阳几乎排列成一线,地球位于太阳与火星之间。此时火星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所以明亮而易于观察。火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约为779天,最近一次出现在2018年7月27日。下一次火星冲日将出现在2020年10月6日。

  3.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首枚火星探测器 2011年11月9日凌晨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11年11月9日,俄方宣布该探测器变轨失败,这意味着,中国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发射以失败告终。

  4.1960年10月10日,前苏联向火星发射了第一枚探测器。1964年,美国也先后向火星发射了两枚探测器:水手3号和水手4号。水手4号是有史以来第一枚成功到达火星并发回数据的探测器。

  5.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2020年4月,中国国家航天局明确计划通过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天问一号由一部轨道飞行器和一辆火星车构成。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2020年7月14日,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经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2020年7月22日,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正式对外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1∶1着陆平台和火星车”。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此次探测器顺利升空,将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并通过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后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任务。任务将开展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截至2020年12月14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44天,飞行里程约3.6亿千米,距离地球超过1亿千米,距离火星约1200万千米,飞行状态良好。

  6.2021年2月5日,天问一号完成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传回首幅火星图像。国家航天局10日消息,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获得成功。2020年2月12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监视相机完整记录了火星进出视野、发动机点火后探测器轻微震动和探测器从火星白天飞入黑夜的过程,太阳翼、定向天线、火星大气层及表面形貌清晰可见。2021年2月15日17时,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捕获轨道远火点平面机动。2月24日6时29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火制动 进入火星停泊轨道。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3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包括2幅黑白图像和1幅彩色图像。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