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行测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2022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如何提高语句排序题的正确率

华图教育 | 2021-09-07 10:07

收藏

  >>>>>>相关图书推荐

  行测言语理解部分有一类题型叫做语句排序题,简而言之就是把一段话的顺序打乱,要你进行合理的排序组合成一段完整的内容,语句排序题目占比不大,但是想把这一类题做对难度还是比较高的,这里给出了几个解题的技巧。

  1、从选项入手,充分挖掘隐含信息,确定首句或尾句;

  2、从关联词搭配入手,确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捆绑相关句子;

  3、注意空间、时间的顺序;

  4、注意话题、主体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例题1

  ①在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头、箭头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树干造出的独木舟便是遗证

  ②陆地上的积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现了苔藓、地衣和细草,这些冻土原始植物引来了驯鹿等动物

  ③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很适合生物的生长

  ④动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欧的猎人在夏天来到北欧狩猎

  ⑤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

  ⑥这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⑤③②④① B.⑥②④①⑤③

  C.⑤③②④⑥① D.⑤②③④①⑥

  【解析】答案选C。我们从选项中可以发现,首句有两种情况,即⑤句或⑥句,而⑥句指示代词“这”应该指代前文中已经提到的事物,放在首句显得很突兀,因此可以排除A,B两个选项。再看C,D选项,⑤句后面分别接③句和②句,⑤句在讲北欧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③句接着讲气候特点以及这种气候适合生物生长,②句讲生物是如何生长的,我们发现⑤句后面的话题和③句的开头的话题一致,⑤句后面接③句连贯一些,可以初步判定C为正确选项。接下来我们验证一下,②句后面说到动物,④开始说到动物,这两句联系比较紧密,⑥句对上面说到的情况进行年代的推断,①句用实物进行例证,因此可以确定C为正确选项。

  例题2

  ①甲午战争前后共举办15年,有七期毕业生

  ②最早兴办的新式军事教育机构是1885年李鸿章于天津设立的武备学堂

  ③据史载,最早装备西洋新式武器的大规模部队是太平天国末期的淮军

  ④但他们后来成为袁世凯编练新军的主要干部,也构成后来北洋系军阀的骨干

  ⑤该学堂的设立本是中法战争的结果之一,目的是培养下级军士和军官

  ⑥其毕业生在当时处于低位,在甲午等战事中发挥作用甚小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⑤⑥④③

  B.③②⑤①⑥④

  C.②③⑥①⑤④

  D.③②⑥①④⑤

  【解析】答案选B。首先看选项,A、C都是把②句作为首句,B、D都是把③句作为首句,那么我们只要判断②③句究竟谁作为首句就能排除一半了。我们分析②③两句可知,应该先有配备新武器的军队,再有新式军队教育机构,据此可知,③句应在②句之前。故排除A、C两项。其次在B、D两项中我们发现③②都是一样的,此时只要区分③②后面是接⑤还是⑥就可以了,②句最后说的是“武备学堂”与⑤句开头的代词“该学堂”尾首相接,根据话题的一致性,应该连着一起,所以最终确定是B项。这就是我们说的巧看选项发掘有用信息。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