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重阳当作一个节日,最早见于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曾这样描述当时的重阳节:“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飨宴高会。”到了魏晋时期,重阳节又多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九华,寄怀于言”。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则始于唐代。此后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唐代的许多大诗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王维、杜甫等,都留下过关于重阳节的著名诗篇。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是( )。
A.赏菊、饮酒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B.三国时期,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
C.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关于重阳节的著名诗篇
D.明代时,重阳节期间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答案】B
【答案】B
【解析】第一步,观察选项,对应原文。第二步,根据“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则始于唐代”可知 B 选项不符合文意。A、C、D 选项均与文意相符。
因此,选择 B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