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公安招警考试 > 试题资料

教师资格证幼教科二:每日一练(10月25日)

黑龙江华图 | 2021-10-25 13:28

收藏

  点击查看<<<备考图书

  1.学前教育的内容具有( ):保育、教育一体,让学前儿童获得行为习惯、探索环境等方面的初步经验,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

  A.基础性 B.针对性

  C.教育性 D.系统性

  1.答案:A

  解析:学前教育的内容具有基础性。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虽然也以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宗旨,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偏重于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学前教育则强调保育、教育一体.在做好对婴幼儿看护、照料的基础上.通过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获得行为习惯、探索环境等方面的初步经验,体现基础性。故本题选A。

  2.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幼儿日积月累形成良好习惯,如进餐后主动洗碗、洗手,每天都会自觉反复,体现了日常生活( )。

  A.自在行 B.习惯性

  C.刻板性 D.强制性

  2.答案:B

  解析:习惯性指的是,在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但却日复一日地反复出现。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学前儿童的能力和习惯形成是日积月累的,并具有反复的特点。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故本题选B。

  3.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 )。

  A.以胸式呼吸为主 B.以腹式呼吸为主

  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3.答案:B

  解析:婴幼儿胸部肌肉不发达,胸腔狭小,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故本题选B。

  4.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 )。

  A.图片 B.歌曲

  C.谜语 D.科普画册

  4.答案:C

  解析:谜语属于文学作品,不是艺术品。故本题选C。

  5.小强是一岁多的婴儿,当他发现皮球滚下床后,即使看不到皮球了,依旧会继续寻找,这说明小强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 )阶段。

  A.感知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5.答案:A

  解析:从题干的“一岁多”即可知道该幼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0-2岁)。故本题选A。

  6.《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 )特征。”

  A.发展性 B.阶段性

  C.递进性 D.自主性

  6.答案:B

  解析: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故本题选B。

  7.儿童喜欢提问题,这是下列哪一种情感发展的表现?(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好奇心

  7.答案:B

  解析:“提问题”是理智感发展的典型表现。故本题选B。

  8.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 )。

  A.感知、动作 B.具体形象

  C.语词概括 D.概念、判断、推理

  8.答案:A

  解析: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思维不能离开直观的事物,要紧紧依靠对事物的直接感知;这种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思维不能离开儿童自己的动作。故本题选A。

  相关推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