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 年 2 月 4 日,在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正式发布。
“飞扬”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 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自下而上从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
冬奥会火炬为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冬残奥会火炬则选用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体现“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2. 2021 年 2 月 25 日,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毛相林等 10 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 10 个集体“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毛相林: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
白晶莹(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
刘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李玉: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张小娟(女,藏族):生前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
张桂梅(女,满族):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
赵亚夫: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
姜仕坤(苗族):生前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书记
夏森(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
黄文秀(女,壮族):生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
3. 我国首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2021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该法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把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更高的保护标准、执行更严的保护措施。
4. 2021 年 3 月 15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其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
5. 中共中央宣传部 2021 年 3 月 24 日公开发布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庆祝活动标识。活动标识由党徽、数字“100”“1921”“2021”和光芒线组成,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百年光辉历程。
数字“100”构成标识基本造型,“1”以 100 度仰角呈现,寓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前进道路上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党徽位于标识左上方,寓意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砥砺前行,不断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56 根光芒线将数字“100”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展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寓意奋进之光照耀中华大地、照亮未来之路。
嵌入数字“1921”代表 100 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2021”代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圆形寓意党和国家事业犹如滚滚历史车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
活动标识可广泛用于各地区各部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活动环境布置和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用品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