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行测热点

首页 >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热点

2021黑龙江省考行测备考之历史文化常识演练(含答案解析)

黑龙江华图 | 2021-10-27 16:43

收藏

  点击查看<<<备考图书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常识模块是知识量庞大且内容最繁杂的一项,没有办法系统地去复习备考,所以就要靠平时的积累和后期的刷题来复习,多学一些就有多考一分的几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刷一些历史人文方面的常识真题,看看自己在这个模块复习到了怎样的水平吧!

  1.(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设置了御史府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B.监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官员侵害百姓

  C.监察体系相对独立,确保监察权独立运作

  D.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

  2.(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洋水师是19世纪末中国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

  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组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D.日军在东北发动的“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3.(单选题)下列影视剧情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清朝时称官员为大人,如刘大人、李大人等

  B.宋朝官员大声宣读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C.武则天的父亲见到武则天时,称呼其为“媚娘”

  D.唐贞观年间官员对话讲到唐太宗时,称“吾皇太宗”

  4.(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A.乌江自刎

  B.挟天子以令诸侯

  C.完璧归赵

  D.焚书坑儒

  5.(单选题)下列海上丝绸之路的场景不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是:

  A.南宋时期,商人从泉州出海将瓷器运往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

  B.元朝时期,外国旅行家乘船到泉州、上海、广州、杭州旅游

  C.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叶经福州长乐装船辗转印度运到英国

  D.清朝中期,欧洲商人沿海路直接航行到上海、天津市区买丝绸

  6.(单选题)下列关于十大名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山流水》是一首琵琶曲

  B.《夕阳箫鼓》相传为蔡文姬所做

  C.《春江花月夜》是根据同名唐诗改编而来的

  D.《十面埋伏》演绎了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

  7.(单选题)与“五岳归来不看山”揭示的意义相同的诗句是:

  A.疑是银河落九天

  B.桂林山水甲天下

  C.稻花香里说丰年

  D.黄河之水天上来

  8.(单选题)下列人物形象与其所属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方鸿渐——《围城》

  B.雅罗米尔——《生活在别处》

  C.伊丽莎白——《傲慢与偏见》

  D.吴荪甫——《林家铺子》

  9.(单选题)历史上,不少豪放派诗人(词人)有婉约佳作,而婉约派也不乏豪放名句,这是一种有趣的“反差”。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种“反差”的是:

  A.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D.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0.(单选题)下列诗句与其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商隐

  C.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

  D.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杜甫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并选错误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建立监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为皇帝利益服务,维护既有的统治秩序,而非防止官员侵害百姓。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秦朝时,秦始皇设御史府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掌管文书和监察。

  C项:监察制度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察机构,形成单线垂直的相对独立体系,以便监察权独立行使。

  D项:古代监察制度是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监察权来源于皇帝的直接授权,体现了皇帝的个人意志。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史并选错误项。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因发生在北京卢沟桥,又称卢沟桥事变,北京属于华北地区,并非东北。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北洋水师,又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光绪十四年)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

  B项:从1933年9月25日至1934年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此时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博古和李德的错误领导,致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C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成立于1966年7月1日,周恩来总理为其命名为二炮。其是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和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12月31日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人文。“大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的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指圣人或君子,也就是身居高位的当权者。如《史记·孟子列传》中有:王公大人初见其术,这里的大人就是指王公贵族。到清代时期,大家称官员为大人才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上到宰相下到九品小吏,皆被称呼为大人。与A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断句应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或不断句,始于明太祖朱元璋。题干中时代为宋朝,与史实不符。B项错误。

  C项: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贞观11年即637年,武则天进宫,后被唐太宗封为才人,获赐号“武媚”。“武媚”为皇帝赐号。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于公元635年,就已去世,因此,武则天的父亲不可能称呼其“媚娘”。C项错误。

  D项:皇太宗为李世民的庙号,庙号是起源于商代,是君王驾崩后被供奉于宗庙中的名字。比如说“某某宗”“某某祖”都是庙号,因此贞观年间的官员不可能这么称呼唐太宗。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事件。完璧归赵指赵国谋臣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自《史记》,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B项:“挟天子以令诸侯”事件在历史上出现多次。《后汉书•袁绍传》记载:“沮授说绍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这是正史有记载的“挟天子而令诸侯”的表述,类似说法最早是贾诩向凉州军后期首领李傕提出的“奉国家以征天下”。公元192年,兖州(治今山东鄄城东北)刺史刘岱被青州黄巾军击杀,兖州官吏推曹操为兖州牧,毛玠向曹操提出在群雄纷争之际自存并求发展的重要策略:“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曹操也最终统一北方。而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挟天子以令诸侯”计谋的是春秋时期的郑庄公,西周灭亡以后,周平王东迁,王室衰微,然而周天子在天下诸侯的心里还是有一定的权威的,谁也不敢公开违抗周天子,因此郑庄公抓住了这个机会,借助周天子大肆为自己赚取好处,让郑国一度成为了地区强国。虽然历史上不止有过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最成功的无疑是曹操,说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普遍代指曹操。

  D项: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的事件。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海上丝绸之路并选错误项。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清朝(1636年-1912年)。1723年(雍正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白热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贸易,被视为锁国的开始。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因此,清朝中期已经实行“一口通商”,欧洲商人不能沿海路直接航行到上海、天津市区买丝绸。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所以商人从泉州出海将瓷器运往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是可能的。

  B项:元朝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朝代,通过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加强了与世界的交流,促进了当时中国与世界的繁荣。所以元朝时外国旅行家乘船到我国沿海城市旅游是可以成立的。

  C项:据《武夷山市志·卷七》所记,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郑和七下西洋,携带大量包括武夷茶在内的各种名茶作为礼品赠给各国,打开茶叶外销之门。明朝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从澳门收购武夷茶,经爪哇输往欧洲试销。长乐是重要的茶叶产地,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叶经福建长乐装船辗转印度运到英国符合历史条件。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十大名曲。《十面埋伏》描述的是公元前202前,楚汉相争接近尾声,双方会战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三十万汉军围住了十万楚军。结果刘邦与汉军胜利,项羽乌江自刎。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此曲为古琴曲,唐代分为《高山》《流水》二曲。“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B项:《夕阳箫鼓》是一首著名的中国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就早已流传了,该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今乐考证》。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与吴畹卿的手抄本。在浦东沈浩初1929年所编的《养正轩琵琶谱》中,曲名叫《夕阳箫鼓》。1923至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曲。作者佚名。

  C项:《春江花月夜》是由《夕阳箫鼓》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此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含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其中前半句“五岳归来不看山”意思是去过五岳之后就不再想看其它山了,是称赞五岳美景为众山之首。B选项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是称赞桂林山水冠绝天下,为山水之最。二者都是对山水之美的称赞。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银河飞落来形容庐山瀑布的壮丽。

  C项: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夏季丰收的景象。

  D项:出自李白的《将进酒》,以黄河东流入海比喻时光一去不返。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并选错误项。吴荪甫是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的主人公,而不是《林家铺子》里的人物。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围城》是钱钟书的长篇小说。讲述了男主角方鸿渐从欧洲回国后二年的生活,也反映了抗战爆发前后这段时间中国中产阶级或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

  B项:《生活在别处》是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讲述了天才诗人雅罗米尔短暂的人生轨迹,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困境。

  C项:《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有五个女儿的小乡绅班纳特,她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在舞会上认识了达西,但是听说他为人傲慢,一直对他心生排斥,经过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晏殊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浣溪沙》,意为“无奈地看着那花在风中飘荡、落在地上,燕子归来的样子也是似曾相识”。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是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感的婉约词句,故不存在题干中所说的反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李清照是南宋婉约派词人,词风清丽婉约,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夏日绝句》,意为“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表达的是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所以形成了反差。

  C项: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词人,“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出自《春宵》,意为“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诗中营造了温婉的幽静氛围,所以形成了反差。

  D项: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青玉案·元夕》,意为“在千百群中寻找一个,却总是芳影皆无,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突然眼前一亮在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她”。委婉地表达作者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的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形成了反差。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与作者的对应关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体现出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士兵们的信心。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李商隐的代表名句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

  C项:“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出自唐朝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李白的代表名句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

  D项:“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燕歌行》。杜甫的代表名句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