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金融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2银行笔试掌中宝管理篇

黑龙江华图 | 2021-11-02 13:16

收藏

  管理篇

  【考点-决策方法】

  一、有关行动方案选择的决策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法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

  决策树分析法是一种运用概率与图论中的树对决策中的不同方案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最优方案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整个决策树由决策结点、方案分枝、状态结点、概率分枝和结果点五个要素构成。

  (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乐观原则(最大收益值原则)

  “大中取大”或“好中求好”法。找出各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进行比较,找出在最有利自然状态下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方案作为决策实施方案。

  2.悲观原则(小中取大原则或最大最小收益值原则)

  “小中取大”或“坏中求好”法。选择在最差自然状态下仍带来“最大收益”的方案。

  3.折衷原则

  根据决策者的估计,制定最好自然状态的乐观系数α,制定最差自然状态的悲观系数β,(α+β=1),求加权期望值,从中选出期望值最大的方案。

  4.“最大后悔值”

  最小化原则使每一种方案选择的最大后悔值达到尽量小的决策方法。先计算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找出各方案最大后悔值,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

  【考点-正式沟通】

  1.按沟通途径可分为

  (1)链式

  一个平行网络,其中居于两端的人只能与内侧的一个成员联系,居中的人则可分别与两人沟通信息。信息层层传递,筛选,易失真,各个信息传递者所接收的信息差异很大,平均满意程度有较大差距。属控制型结构。

  (2)轮式

  属于控制型网络,只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此网络集中化程度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快。组织成员的满意程度低,士气低落。轮式网络是加强组织控制、争时间、抢速度的一个有效方法。

  (3)Y 式

  是一个纵向沟通网络,一个成员位于沟通内的中心,成为沟通的媒介。Y 式沟通集中化程度高,信息传递速度较快,组织控制比较严格。缺点是组织成员之间缺少横向沟通,除节点外,成员的满意程度低,信息经过层层筛选,中间环节过多,可能造成信息失真。

  (4)环式

  一个封闭式控制结构,每个人都可同时与两侧的人沟通信息。在这个网络中,组织的集中化程度和领导人的预测程度都较低。畅通渠道不多,组织中成员具有比较一致的满意度,组织士气高昂。

  (5)全通道式

  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每个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沟通渠道很多,组织成员的平均满意程度高,所以士气高昂。但由于沟通渠道太多,易造成混乱,影响工作效率。

  【考点-领导理论】

  1.“管理方格”论

  由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穆顿提出,“管理方格图”横坐标表示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81 个方格分别代表 81 种不同的领导方式。

  1-1 贫乏型:领导者对员工漠不关心,领导者仅以最低限度的努力来完成工作。

  9-1 任务型:领导者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的效率,对员工的士气和能力发展很少注意。

  1-9 俱乐部型:领导者集中注意对职工的支持与体谅,对任务效率和规章制度很少关注。

  5-5 中间型:领导者对人和生产的关心度保持平衡,追求正常的效率和一般的士气。

  9-9 团队型:对职工、生产都极为关心,努力使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最有效地结合。

  2.菲德勒权变理论

  (1)菲德勒把领导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分解为三方面情境因素

  ①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

  ②工作任务的结构:工作任务是例行的、常规化的、有章可循,则结构明确。

  ③领导所处职位权力。领导者职位越高,所拥有的职权越大。

  (2)领导风格分为:关系取向与任务取向。情境处于有利(1、2、3 类)和最为不利(第 7、8 类)状态时,采用“任务导向型”。情境处于中间状态(4、5、6 类)时,适宜采用“关系导向型”。

  【考点-控制类型】

  (一)根据控制活动的性质

  1.预防性控制

  预防性控制是为了防止资金、时间或其他资源的损耗,而采取的一种预防保证措施。

  2.更正性控制

  更正性控制是指为了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更正而进行的控制。

  (二)根据控制活动进程的阶段

  1.预先控制

  是在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之前进行控制,防止组织使用不合要求的资源,保证组织的投入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预定的目标。

  2.过程控制

  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给予指导与监督,以保证活动按规定的政策程序和方法进行的控制。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其作用有两个: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

  3.事后控制

  问题偏差发生之后,才采取控制程序、改正问题的控制。最早、历史最久的控制类型。

  (三)根据控制信息的来源

  1.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就是用过去的情况指导现在和将来的工作,从而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控制。

  2.前馈控制

  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未来可能出现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的控制。

  (四)根据控制的手段

  1.直接控制

  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直接接触进行控制的形式。常见于培养主管人员,熟练地应用管理的概念、技术和原理,能以系统的观点来进行和改善他们的管理工作。

  直接控制原则:主管人员及下属的工作质量越高,对所负担的职务越能胜任,也就越能觉察偏差,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于是越不需要进行间接控制。

  2.间接控制

  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之间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中间媒介进行控制的形式。多见于上级管理者对下级人员工作过程的控制。

2022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系列教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