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行测热点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热点

2021国考考题言语理解与表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SCI作为一种 的、相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1-11-11 10:05

收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SCI作为一种 的、相对公平的量化指标被引进中国,这是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初步尝试,在当时是一种进步。但如果启用先进的考核举措而长期 ,甚至演变成“至上”的法宝和单一的指挥棒,最终都会 ,弊大于利。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详细 奉为圭臬 画地为牢

  B.稳定 唯命是从 作茧自缚

  C.客观 一成不变 物极必反

  D.中立 墨守成规 贻笑大方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可知,第一空和后面的“相对公平”是并列关系,C项“客观”、D项“中立”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和“长期”搭配,C项“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就不改变;D 项“墨守成规”指保守这老一套不知变通。二者均符合语境。第三步,分析第三空。该空和“弊大于利”是并列关系,因此填入 C项“物极必反”合适,物极必反是指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D项“贻笑大方”是指让内行人笑话,和语境不符。

  因此,选择 C选项。

  [拓展]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作茧自缚:比喻弄巧成拙,自作自受。

  相关图书推荐>>>2022国考【历年真题22套】行测8套+申论14套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