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申论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申论热点:弘扬“老西藏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

人民日报 | 2021-11-23 17:39

收藏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几十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带着党的殷殷重托和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以造福各族群众和促进民族团结为己任,扎根西藏、建设边疆,在全面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1951年5月23日,西藏宣告和平解放,古老的雪域高原从此换了人间,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黑暗走向光明。

  195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沧桑巨变的背后,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贯穿始终,它激励着一代代西藏的建设者在雪域高原不断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这种精神,就是“老西藏精神”。

  “老西藏精神”意味着吃苦、忍耐,也意味着战斗、奉献。以孔繁森同志为代表的广大党员干部,就是用自己在高海拔地区的坚守,书写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山东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誓言。他本来是作为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选调的,自治区党委见他年富力强,决定改派他到高海拔的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征询他的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年轻,没问题,大不了多喘几口气”“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

  在岗巴工作的3年里,孔繁森同志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94年11月,孔繁森同志在工作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人们用一副挽联感念他对西藏的深情—“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孔繁森同志虽然已经离世20多年了,但孔繁森精神一直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像他那样视百姓如父母,舍小家顾大家,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

  在广大援藏干部中,不少人做出了像孔繁森同志那样的选择——多次接力援藏。福建援藏教师“夫妻档”李光文、陈红累计5次援藏,用热情浇灌雪域高原的教育事业;广东援藏干部胡雄英连续援藏3次,用近10年时光见证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从设计、建成到运营;陕西援藏干部吕智勇3次援藏,甘做“高原上的一棵草”……

  离开舒适的环境、远离温暖的家庭、告别熟悉的工作,走向雪域高原,忍受身体的各种不适,在艰苦环境下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一批批援藏干部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诠释着“老西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强大力量,为雪域高原发展作出新贡献,创造新辉煌。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11/23/nbs.D110000renmrb_07.htm

  相关图书推荐>>>2022国考【历年真题22套】行测8套+申论14套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