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联考申论备考:禁柴封灶既要护蓝天,更要暖人心
【背景事件】
近日,发生在山西省运城市的一则新闻——“八旬老人烧柴取暖被封炕”引发网友热议。当地政府发布的一份对两位老人违规烧柴取暖行为进行处理的通报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因居住在禁煤区,两位老人违规烧煤烧柴,当地政府对老人的吊炕进行了封堵并拆除了烟囱。虽然工作人员之后为老人送去电暖器,但老人却因为担心安全问题没用使用,只能裹着寒衣入睡。
无独有偶,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古城内,多名群众对禁柴封灶这种极端行为更是颇有怨言。群众因电暖器散热效果差、使用成本高等因素,冬季取暖得不到保障。禁柴封灶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却因这“一刀切”的行为,让群众们很是反感。
【深度分析】
党中央、国务院为治理大气污染、重现碧水蓝天,对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推进与发展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各地因地制宜的进行清洁取暖推进工作,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坚决反对“一刀切”等武断行为,切实做好群众冬季取暖工作。这不仅是践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为切实落实大气治理工作,国家在各地设立了国家级大气监测国控点位,用于检测各地大气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一味的追求政绩,为了所谓的数字好看,不惜牺牲群众的利益,忽视群众的心声,“一刀切”的进行禁柴封灶。伤的是民心,损害的更是政府的公信力。
追根溯源,推动清洁取暖遭遇瓶颈,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取暖费用高,政府补贴不到位,给农村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二、部分领导干部错误的政绩观,为了将大气监测数值降下来,环保管控层层加码,在明知违反政策的情况下依然强加执行。
三、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体现人性化,没有一套完善的替代方案,执法过程中更没有体现人情味儿。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但基层治理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人”。在清洁取暖推进工作中,如若冲击了百姓利益,这将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政治所兴在于顺民心,政治所费在于逆民心。”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我们切实考虑人民的利益,倾听人民的心声,才能够密切干群关系。因此,当以猛药去沉疴,当以利剑去积弊。要想切实推进清洁取暖工作,我们还应该立足于百姓,多管齐下打出一套组合拳。虽然推进清洁取暖这一政策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但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完善以及各方的努力,不但可以让“寒冬不冷”,而且可以保证“天空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