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 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极大增强 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 改善了生产生活 条件, 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 两不愁三保障” 全面实现。 以下习近平总书记的 “ 金 句” 与脱贫攻坚无直接相关的是:
A.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B.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C. 扶贫必扶智, 治贫先治愚
D.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2. 下列选项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 2021 年新年贺词中没有提到的是:
A. 我们克服疫情影响,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B. 2020 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C. 我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 预计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
D. 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3. 在 2020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 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 农业农村现代化, 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 下列有关会议主 要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 脱贫攻坚目标完成后, 对摆脱贫困的县, 从脱贫之日起设立 3 年过渡期
B. 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
C. 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战略基点放在开源节流上, 农村有巨大空间, 可以大有作为
D. 要牢牢把住粮食生产主动权, 严防死守 13 亿亩耕地红线,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4. 下列有关我国 2020 年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020 年 12 月, 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 这是我国首次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B. 我国研制的 “奋斗者” 号载人潜水器于 2020 年 11 月坐底菲律宾海沟, 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C. 中国环流器二号 M 装置于 2020 年底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 为我国核裂变堆的设计建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D. 2020 年 7 月,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 我国成为第四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5. 下列谚语不涉及二十四节气的是:
A. 花木管时令, 鸟鸣报农时
B. 白露脚不露, 寒露身不露
C.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D. 秋分早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
参考答案见下一页>>>>>
1.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时政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 2019 年 12 月 31 日,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 在贺词中提出了 “ 只
争朝夕, 不负韶华” 的要求, 这对广大中青年干部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激励亿万人 民奋进新时代, 书写中华文明新的辉煌篇章。 D 项与脱贫攻坚不直接相关, 符合题 意, 当选。
因此, 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 2015 年 6 月 18 日, 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 “十三五” 时 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 组织措施, 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 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脚下沾 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要一心扑在扶贫开发工作 上, 强化责任要求, 有效发挥作用。 由此可知, A 项与脱贫攻坚直接相关。 A 项排除。
B 项: 2019 年 4 月 15 日, 习近平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考察时 的讲话中说道,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老乡看什么呢? 重中之重就是扶贫工作做 得怎么样。 而扶贫工作里面, 我们最基本的标准就是 “两不愁三保障”。 由此可知, B 项与脱贫攻坚直接相关。 B 项排除。
C 项: 2016 年 7 月 20 日, 习近平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 摆脱 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 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 扶贫必扶智, 治贫先 治愚。 贫穷并不可怕, 怕的是智力不足、 头脑空空, 怕的是知识匮乏、 精神委顿。 脱 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 更要注意富脑袋。 由此可知, C 项与脱贫攻坚直接相关。 C 项排除。
2.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时政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 D 选项出自于习近平总书记 2020 年新年贺词 “2019 年, 我们用汗水浇灌 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 高质量发展平稳推进,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接近 100 万 亿元人民币、 人均将迈上 1 万美元的台阶。 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京津冀协同发 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而不是2021年新年贺词。
因此, 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 出自 2021 年新年贺词: “艰难方显勇毅, 磨砺始得玉成。 我们克服 疫情影响,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十三五’ 圆满收官, ‘十四 五’ 全面擘画...” A 项正确, 与题意不符。
B 项: 出自 2021 年新年贺词: “2020 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 就, 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啃下了最难啃的 ‘硬骨头’。 历经8年, 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32个贫困县全部摘 帽...” B 项正确, 与题意不符。
C 项: 出自 2021 年新年贺词: “ 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 我 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 预计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迈上百万亿元新台 阶...” C 项正确, 与题意不符。
3.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脱贫攻坚。
第二步, 习近平强调,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这是 “三农”
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 工作不留空档, 政策不留空白。 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 制, 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 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 “两不愁三保障” 巩固情况, 继续精准施策。
因此, 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 党中央决定,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 对摆脱贫困的县, 从脱贫 之日起设立 5 年过渡期。 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对现有帮扶政策逐 项分类优化调整, 合理把握调整节奏、 力度、 时限, 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 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因此 A 项 3 年错误。
C 项: 习近平强调,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 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 稳住农业基本盘、 守好 “三农” 基础是应变局、 开新局 的 “压舱石”。 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 农村有巨大空间, 可以 大有作为。 因此 C 项把战略基点放在开源节流上错误。
D 项: 习近平指出, 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要严防 死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要建设高 标准农田, 真正实现旱涝保收、 高产稳产。 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把黑 土地用好养好。 因此 D 项 13 亿亩错误。
4.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科技成就。
第二步, 北京时间 2020 年 12 月 17 日 1 时 59 分,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
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A 项 正确。
因此, 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 马里亚纳海沟是全球最深的海沟, 像一座在海底倒立的山峰, 海沟 最深处 “挑战者深渊” 测得最大深度为 11034 米, 相当于珠穆朗玛峰顶叠加一座西岳 华山的海拔高度, 是已知海洋最深处。 2020年11月10日, “奋斗者” 号坐底 “挑战者 深渊”, 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也是世界上首次同时将 3 人带到海洋最深处。 B 项错误。
C 项: 2020 年 12 月 4 日下午, 我国自主研制的核聚变关键装置———中国环流器二 号 M 装置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 标志着我国核聚变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自主掌 握了大型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的设计、 建造、 运行技术, 为我国核聚变反应堆 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C 项错误。
D 项: 2020 年 7 月 31 日,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标志着 “三步 走” 发展战略取得决胜,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D 项错误。
5.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 日晕三更雨: 如果白天出现日晕现象的话, 那么在夜半三更 (半夜十二 时左右) 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下雨。 月晕午时风: 如果晚上出现了月晕现象, 那么第 二天午时就很有可能刮风。 科学道理是日晕和月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它的形成与 卷层云有关。 卷层云里有微小的冰晶, 当太阳光或月光照射这些卷层云中的冰晶 时, 由于冰晶的棱镜作用, 太阳光或月光经过折射、 反射就形成了日晕和光晕。 因此 和二十四节气无关。
因此, 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 “花木管时令, 鸟鸣报农时” 指的是花草树木、 鸟兽飞禽均按照季 节活动, 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 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 涉及二十四节气。
B 项: 古语通常说法是: “ 白露身不露, 寒露脚不露。” 意思就是: 白露节气一 过, 穿衣服就不能赤膊露体, 更要注意早晚衣服的增添; 而寒露节气一过, 就要注重 足部的保暖, 不要赤脚, 防止 “寒从足生”。 涉及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和寒露。
D 项: “秋分早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 这是我国华北地区南部农民的谚语, 但 逐渐在全国传开了, 它的意思是把握种麦时间, 秋分时种麦早了, 霜降时种麦迟 了, 而寒露时种麦是最好的。 涉及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 霜降和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