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为官十余载后,他厌倦于官宦生活,归隐田园,人们常用梅兰竹菊中的()来代表他。
A. 梅
B. 兰
C. 竹
D. 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陶渊明的相关知识。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 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 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陶渊明很喜爱菊花,其很多诗句中表达了 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也经常借用菊花来表达自己隐逸淡然的生活态度及对田园生活的喜 爱之情,如经典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此人民常用菊来代表陶渊明。与 题意相符,故 D 项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项。
【题型】单选题
【作者】刘亚茹
【知识点】文学常识
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 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生机盎然, 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 明带来灾难。下列诗句中鲜明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的是( )。
A.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D.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含义。
A 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意为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 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 然规律。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 项,意为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 断地输送活水啊。作者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开卷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日 新月异的进步。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 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意思是只有一支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 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都是春天,比喻个别文化的发展不算繁荣。不论是中华文明, 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要维护各国各民族多样性,加 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与题意相符,故 C 项当选。
D 项,意为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 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
【题型】单选题
【作者】刘亚茹
【知识点】文化常识
23.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列关于我国 传统节日及其日期对应错误的是( )。
A.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
B.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C. 重阳——农历十月初九
D.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节日。
A 项,元宵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A 项正确,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 项,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 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 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B 项正确,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 项,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 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C 项 错误,与题意相符,当选。
D 项,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 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 2008 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 年 5 月 20 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 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D 项正确,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
【题型】单选题
【作者】刘亚茹
【知识点】文化常识
24. 按照礼仪次序,在一般情况下同时与多人打招呼,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先幼后长、先上后下、先远后近、先男后女、先亲后梳
B. 先幼后长、先上后下、先远后近、先女后男、先疏后亲
C. 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远后近、先男后女、先亲后梳
D. 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近后远、先女后男、先疏后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礼仪知识。 称谓礼仪是在对亲属、朋友、同志或其他有关人员称呼时所使用的一种规范性礼貌语, 准确的称谓能恰当地体现出当事人之间的隶属关系。称谓礼仪有姓名称谓、亲属称谓、 职务称谓、性别称呼等四个大类,称谓礼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外交活动中都非常重 要。一般情况下,同时与多人打招呼,应遵循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近后远、先女后 男、先疏后亲的原则。进行人际交往,在使用称呼时,一定要避免失敬于人。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项。
【题型】单选题
【作者】刘亚茹
【知识点】人文地理
25. 雨养农业即无人工灌溉,仅靠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的农业生产。现代“雨养农业” 的内涵有所发展。也包括人工汇集雨水,实行补偿灌溉的农业生产类型。下列选项的做 法,不属于发展雨养农业措施的是( )。
A. 在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地区建设农田集雨设施
B. 扩大优质耐旱高产品种种植面积,严格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
C. 在缓坡地和沟谷修筑梯田保持水土
D. 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鼓励使用有机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雨养农业。 发展雨养农业的技术措施包括保水、蓄水和用水三方面。保水蓄水技术措施包括库、坝、塘、窖拦蓄雨水、以及梯田建设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也包括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和覆盖 保墒技术。AC 项属于保水蓄水技术措施。高效用水技术是雨养农业的关键,中心是提 高农用植物的用水效率。其措施包括节水抗旱的植物种类、品种选育及其有效的栽培耕
作管理。B 项属于高效用水技术措施。D 项不属于发展雨养农业的措施,与题意相符, 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项。
【题型】单选题
【作者】刘亚茹
【知识点】自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