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进博会, 你看到了什么
【 热点链接】
1.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 2020 年 11 月 4 日在上海拉开序幕。 本届进博会 展示新产品、 新技术、 新服务 411 项, 世界 500 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连续参展比例近 80%。 多个国家部委继续推出税收优惠、 通关便利、 市场准入等支持政策, 为展客商带 来更多实惠。 虽然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蔓延, 但第三届进博会各方合作意 愿热度不减, 按一年计, 累计意向成交 726. 2 亿美元, 比上届增长 2. 1%。 截至目 前, 已有数百家企业报名、 签约参展第四届进博会。
2.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 新品发布专区有 42 家国际知名参展企业举办发 布活动, 分展区分行业集中展示全球顶尖新产品、 新技术、 新服务。 大型贸易投资对 接会通过线下线上结合方式, 为 674 家参展商、 1351 家采购商提供专业服务。 人文交 流活动丰富多彩, 100 项世界级、 国家级非遗项目和 81 个 “中华老字号” 品牌参与展 示, 49 场文化公益演出精彩亮相。 同时, 世界多国借助进博会官网, 以图片、 视频等 形式展现本国风土人情和发展投资机遇, 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3. 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如期举办这一全球贸易盛会, 体现了中国同世界 分享市场机遇、 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2020 年 11 月 4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 表主旨演讲。
【 政策理论】
1. 背景
(1) 第三届进博会是在特殊时期举办的。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 也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 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这一全球贸易 盛会, 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 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规划 《建议》, 明确提出 “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 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 “十四五” 时期发展作出 全面规划,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强调要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 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3) 最近几年, 国际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阶段性阻力, 客观上给经济外循环效率 带来了挑战, 少数国家持续推行单边主义政策, 阻碍了价值链、 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国 际化进程, 扰乱了跨境投资等正常经济金融交往。
2. 影响
(1) 充分展示了中国 “在开放中 创造机遇, 在合作中破解难题, 携手创造人类更 加美好的明天” 的大国担当。 面对全球疫情的特殊背景, 中国强调构建以国内大循环 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进博会的举办充分显示, 这一理念 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 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不仅符合中国自身发展需 要, 而且将更好造福全世界人民。
(2) 进博会产生的社会文化效应将持续传递。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 进博会 “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 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 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世界各国间 的文化交流, 世界各地客商在交往中不仅达成了商品、 技术的直接交易, 还从各个角 度促进了中外企业、 社群的互相理解, 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效应。 不论德国工 业厂商的精益求精文化, 还是意大利小企业的家族美学追求, 商品货物展示的同 时, 也是各国优秀文化的直接展演, 进博会也将助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很 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也走出国门。
(3) 进博会产生的制度效应将持续扩大。 进博会是中国制度开放和制度创新的缩 影, 是 “十四五” 时期中国开放发展、 创新发展的宣言。 大量进博会期间形成的数字 贸易制度、 跨境贸易新制度、 绿色共享发展理念、 开放式研发新模式等制度效应都将 持续释放利好。 这既是中国之需, 也是世界之福。
3. 原因
(1) 首先, 中国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市场。 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 率先实现复 工复产、 率先迎来经济复苏和消费市场回暖, 中国市场成为不少跨国企业财报上难得的亮点, 吸引国际各大企业雄心勃勃、 摩拳擦掌参加进博会。
(2) 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努力。 今年以来, 中国两次出台稳外资新政策, 发布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 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 增设 3 个自贸试验区, 营商环 境持续优化......而这恰恰是当前正经历灰暗时刻的世界经济难以听到、 却亟需听到的 声音。 中国经济在危机中展现出的强大韧性、 中国消费市场的稳健复苏和增长潜 力, 让越来越多的全球企业渴望深耕中国市场, 进博会就是一个最好的平台。
(3) 从营销手段上, 进博会官方还第一次引入直播带货, 邀请中国最优秀的网络 营销师助力, 让消费者可以云逛进博会, 买遍全球好物。
【 知识运用】
顶着疫情压力,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圆满落幕。 这次进博会, 不仅 展区较前扩大了近3万平方米, 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平均展览面积比上届增加 14%, 其中数十家企业是进博会的 “新朋友”, 交易额也比上届增长 2. 1%。 很多企业 宁愿被隔离 14 天, 也坚持到进博会现场参展, 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 评分要点】
(1) 能够简单了解第三届进博会开展的背景。 比如疫情期间, 全球经济受损严 重, 亟待恢复。 少数国家奉行单边主义政策, 阻碍了价值链、 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国际 化进程, 使受损的经济雪上加霜, 中国进博会冲破阻力召开意义重大。
(2) 能够正确认识第三届进博会开展的意义。 比如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 为全球 经济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拉动国内消费;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 有利于国人和 企业了解并学习世界先进科技; 有利于制度交流和制度创新等。
(3) 能够分析第三届进博会圆满召开的原因。 比如会议工作人员提前做了大量准 备, 勇于创新, 如防疫方面的准备; 国家持续开放的大政方针及一系列改善营商环境 的有力措施为投资商免除后顾之忧; 中国 14 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