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公安招警考试 > 试题资料

2022年招警考试:就业与失业

华图教育 | 2022-02-07 09:55

收藏

  就业与失业

  1.就业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就业是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相吻合的状态。

  2.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并非是所有无工作的情况都能称之为失业,失业有三要素:(1)劳动能力(2)就业意愿(3)无工作。

  这三者缺一不可,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若无工作,不是失业;同理,若身体健全的正常人无工作,该人没有就业意愿,如各种所谓的“二代”们,以及社会上常见的“啃老族”没有上班,也不是失业。同时这也会造成部分人才资源及经济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任何国家政府都会想办法避免失业,让资源充分利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失业却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现象,不可能存在完全没有失业。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类:

  ①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人因各种原因而失业,或是信息不对称,或是追求更好的岗位而跳槽,或是因为爱情、怀孕等等情况而暂时失去工作,因而摩擦性失业必然会长期存在,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失业,其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一般是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工人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需要时间;第二,不同单位需求是不同的。

  ②结构性失业: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兴衰而造成的失业。

  随着生产力发展带来科技的进步,经济结构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的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而引进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此时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则会减少,机器取代了部分工人,而这些工人的技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便会失业,这就是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类似,结构性失业也会长期存在,并无法避免,因为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经济学中,公认无法避免的失业分别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而这两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失业,即因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导致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指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经济发展并非一直上升,它往往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会经过: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复苏期,显然在衰退期和萧条期,为节约生产成本企业对劳动的需求会大幅度减少,失业自然会增多。

  3.失业率=(失业人口/总劳动力人口)x100%.

  需要注意的是,失业率不等于失业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并非所有人都能称之为劳动力。

  4.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人口/总劳动力人口)x100%.

  此处的自然失业人口一般指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人口。

  5.充分就业: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社会就业状况,即:

  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5%。

  正因为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自然失业,所以社会不可能所有人都全部就业,因此充分就业不等于百分之百就业,此时所有经济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自然失业率为5%的原因在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是处于就业状况,只有极少数人处于失业中,故每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往往以5%为依据,例如政府工作报告再提2035年愿景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点击查看>>>相关图书推荐

  点击查看>>>人民警察录用考试教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