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误区
1.概念混淆:所谓“联考”,是指由专家组统一命制、多省份在固定时间举行考试。比如2021年3月27日河北、海南、甘肃、重庆、四川、贵州、山西、吉林、黑龙江、辽宁、安徽等地参与联合考试。但“联考”不等于“统考”,各省份的公告时间、大纲内容、后续查分和面试均为单独组织,且申论试卷的题目命制中会出现一则材料多角度、多题型测查,或结合本省特色灵活调整,部分题目顺序也会存在差别。
2.定义解读:部分考生误认为“申论是主观题目”,所以纠结于没有评分标准的公平性问题、可以套用模板的刻板化问题、相当于政治测查的片面化问题。结合大纲要求,申论本质为测查公务员基本能力,以“阅读理解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申发论述能力”为抓手,以“归纳概括题、提出对策题、综合分析题、贯彻执行题、文章写作题”为载体。
二、作答核心
1.重心偏移:近年来,各地陆续探索分级分类测查模式,针对报考岗位的职能要求差异性,划分不同试卷,大家需要结合报考岗位明确学习侧重点。比如山西2021年省考划分乡镇与非乡镇两套试卷,乡镇聚焦基层事务,侧重任务接收后的落实执行能力,而非乡镇则以思维分析的深度,政策指引下的贯彻能力并重,导致最终命题中乡镇取消作文测查,非乡镇依旧以作文压轴。
2.阅读理解:申论五大题型的答案要点均来源于给定材料,换言之,梳理材料逻辑、提炼信息要点、转换专业表述的手段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这就要求大家保持阅读习惯,从公务员联考题库材料到时政热点,与命题人思路产生共鸣,于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感、阅读速度、掌控节奏。
三、学习规划
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所以建议大家制定时间表,进行系统性学习。第一阶段约耗时一月左右,申论五大能力对应的五大题型按照周为单位开展专项复习,聚焦基本理论研究;第二阶段集中半个月刷题,开始综合性提升,以成套试卷的模拟实战演练,提升作答效率和应试技巧;第三阶段回归本省题目,复盘前期作答题目,总结易错点,调整阅读习惯,优化作答模式。
节后备考周期压缩,复习时间紧凑,各位考生要及时提升思想重视程度,调整备战状态,合理规划时间和针对性练习相结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