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面试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面试

2022年热点问题:义与利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02-09 09:32

收藏

  利”强调的是一种利益追求,“义”强调的是一种道德准则。二者看似势不两立,实则有机统一。正如周国平说的“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逐利乃人之常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本不是坏东西,

  因为逐利是人之本性,也是人们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应有之义。我们提倡“以人为本”不正是尊重和保障人的利益的一种体现吗?同时,社会发展离不开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利用人们自发的趋利性而充分展开竞争,从而合理配置资源,达到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率、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目的。相反,如果一个企业不产生“利”,员工就会缺乏积极性,企业经营难以为继,社会物质不能丰富,国家也不能富强。

  所以,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追逐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见利忘义,应见利思义。“义”是指做事时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操守。我们不否认人们追逐利,但这“利”是满足自身合理需求的必要之“利”,不是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基础上的不义之“利”。如果眼中只有利而无义,在做事的时候就会为所欲为,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法规,最终与正当利益的实现背道而驰,正所谓“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

  如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利润,仍旧使用有安全隐患的生产设备,无视一线生产者的生命安全,因缺少“万无一失”的要求最终可能“一失万无”。所以,在逐利的同时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不义之利不取,不义之行不为。要见利思义,因为义可以帮助我们在追逐利的路上不迷失,不冲动。

  所以,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人们对“利”的追求会成为做某些义举的动力,而做到了“义”之后也会得到相应的“利”,所以“利”和“义”是相通的。因为相通,所以可以相兼。李刚岭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这些“利”,辞掉高薪工作,致力于种植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纯天然燕麦,以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宗旨践行着企业之“义”,最终既造福了人类健康,又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实现了义利双收。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会遇到“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时候,这就需要以义为先。因为舍弃眼前的小利,才会保全长远的大利。正如董仲舒所说的“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参透义与利的辩证关系,才会理性看待“利”的两面性,才会在逐“利”的路上见利思义,才会探寻义利相兼的平衡点,才会在两难全时做到以义为先

  相关图书推荐>>>2022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