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得文章者得天下,得申论者得公考”,在公务员备考过程中,不乏考生抓耳挠腮,头痛欲裂,不是被申论材料的长篇大论看的云里雾里,就是被申论题目吓得退避三舍。当然,只是部分,如果你做得多了也会发现,申论材料宛如茫茫考试题海中“最可爱的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抓其根,抓其文本最深根,便渐渐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不离其本,基础考察其实依旧在阅读理解,最常见的归纳概括,也会发现得归纳概括者方也能得申论。
一、抓稳审题关,概括方向并不难
归纳概括之根,其实在于方向,答题找准方向,即是审清题干信息。归纳概括是基础常规又常常考察的重点题型,所以相对而言,就审题而言,除却在要求部分特殊规范的一些需要注意的要求,肉眼可得,一步即能关注到位,剩下只需将基础题型对应的基础问法,牢牢掌握,便显得更容易举一反三。例如:归纳概括中题干信息往往会给出的比较直接,往往只需结合题干,锁定关键词,厘清大致方向,自然可以带入材料中对症配方。如:主要举措、具体做法、如何解决、面临难题……问什么,答什么,犀利抓稳词汇点,牵引带入材料间,审题关一步到位!
二、锁定给定材料,勘探书写要点
归纳概括之叶,其实在于材料,书写要点有所依据,必须结合材料仔细分析。首先第一步,结合问法,找清材料相关要点方向;其次,顺承找出要点背景,理好材料脉络,一边找寻要点,一边抓稳材料逻辑,厘清重点次重点,主要与次要。详细展开考虑是否概括书写;是否精准提炼;主要内容是否可参考逻辑考虑前置突出呈现。排兵布阵,有点可依,在方寸之间。
三、注重学习积累,二次出现可借用
归纳概括之果,其实在于收获,书写内容有所积累,材料出现频率与主题通常不止一次,想同类型语言和词汇,可考虑在答题时及时做好整理,今日做题遇到的新的词汇,详略抉择时作为概括积累的,也许明日在其他则材料中也会遇到,甚至后续在其他题目中也会出现,一定学会及时和巩固积累,才能更好地掌握申论思维,在答题中游刃有余。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方法是在不断练习中积累巩固与开拓的,但是辩证思维,大家会发现,常规题目,方法总结易,日就积累难,所以围绕这一部分,更需反复研磨,多做题,多积累,多提炼,日久举一反三,掌握亦就不难!
![]() |
数量 | 价格 | 点击购买 | 展示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历年真题+练习册 | 6本套 | 88元 | 点击购买 | ![]() |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行测+申论) | 22套 | 49元 | 点击购买 | ![]() |
【国考必备】2023国考考试考前笔刷5100题(模块刷题) | 5100题 | 129元 | 点击购买 | ![]() |
【国考必备】2023国考考前必刷10000题(阶段刷题) | 10000题 | 209元 | 点击购买 | ![]() |
2023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 网课 | 680元 | 点击购买 | ![]() |
2023年国家公务员笔试《公考联盟直通班》 | 网课 | 4980元 | 点击购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