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答案】A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这两首诗
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木兰
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
乐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AB 项正确。
因此,选择 AB 选项。
【拓展】C 项: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
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世界四大史诗指的是《荷马史
诗》《吉尔伽美什史诗》《神曲》《伊尼特》。C 项不符合题意。
D 项: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是东
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所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D 项不符合
题意。
277. 【答案】A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豆蔻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出自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
头二月初。”及笄,亦作“既笄”,古代汉族女子满 15 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 15
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所以用来指代女性年龄称谓的是豆蔻
和及笄。
因此,选择 AC 选项。
【拓展】B 项:古时汉族男子二十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所以弱冠是用来指
代男性年龄的称谓。B 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 项:束发是指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两个总角解散,扎成一束髻)。
所以束发是用来指代男性年龄的称谓。D 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78. 【答案】A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威廉·莎士比亚(
1564 年 4 月 23 日—1616 年 4 月 23 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
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当
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代表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威尼斯商人》等。AB 项符合题
意,当选。
因此,选择 AB 选项。
【拓展】C 项:《自由颂》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于 1817 年 12 月创作的长诗。C 项不符合
题意,不当选。
D 项:《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
其代表作,创作于 1863—1869 年。D 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279.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
1)割让香港岛;(
2)向英国赔偿
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
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
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由此可知,BCD 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 BCD 选项。
【拓展】《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 1842 年 8 月 29
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
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开
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80.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B 项: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
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创立了“米点山水”。B 项正确,当选。
C 项: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
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C 项正确,当选。
D 项:“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
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
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
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D 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 BCD 选项。
【拓展】A 项: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有“小圣”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