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宪法
一、单选题
361.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并非普通人士。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A 项:民主党派,指在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它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业界组织的人民团体,民间的对内对外商会,各级工商联的全国性组织。它是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单位之一,不属于民主党派。
B 项:参政党是指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的民主党派。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在野党,是指政党政治国家内未执政的政党,和执政党是互斥的集合,通常也称反对党。特别是在民主国家中,主要在野党常以执政预备军的身份提出和执政党竞争的政策,是多党制国家的产物。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
D 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 1956 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提出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它规定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362.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
第二步,法律概念就是在法律上使用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33 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根据这个法条,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和历史内容,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
例如:人民是政治概念,是相对敌人而言的。
363.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中国现行的宪法在 1982 年 12 月 4 日正式实施。2014 年 11 月 1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 12 月 4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A 项: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 9 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于 2014 年 2 月 27 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 9 月 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B 项:2018 年 4 月 27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将每年 9 月 30 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
D 项: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 6 周,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2014 年 2 月 2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364.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题干中某保安公司招聘夜班保安,但在招聘中注明“男性优先”,是由于女性做夜班保安,不利于其人身安全,才规定男性优先。因此公司的招聘未侵犯公民劳动的权利和义务。B 项正确。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A 项:根据《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题干中小学生王某有受教育的权利且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即使成绩差,也不能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
C 项:根据《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题干中某公司的封闭车间夏季未装空调,导致小芳在车间工作时发生晕厥,这表明公司没有改善劳动条件,是对公民劳动权利的侵犯。
D 项:根据《宪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但是应当尊重女性的生育自由权,张先生和李女士结婚时约定为张先生生育两个孩子侵犯了李女士的生育自由权。
365.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修正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 2018 年 2 月 24 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对宪法宣誓制度相关规定作出适当修改。根据 201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四十条,“宪法第 27 条增加 1 款,作为第 3 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宣誓制度在 2018 年宪法修正案中得到确认而不是修改。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B 项:自我国宪法颁布以来,共公布了五次宪法修正案,分别是 1988 年、1993年、1999 年、2004 年、2018 年。
C 项:2018 年 3 月 1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因此,2018年宪法修正案中首次明确全国人大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D 项: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