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概述知识。
第二步,张某因 2 元车费在公交车上抢夺方向盘,殴打司机,获刑三年六个月,张某的
行为触犯了刑法,构成犯罪。犯罪的特征包括:刑事违法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
惩罚性。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A 项:刑事违法性是指触犯刑律,即某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
罪构成要件。A 项排除。
B 项: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重要特征,它表明国家对于具有刑事违法性和法益侵害
性的行为应当承担刑罚惩罚。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如果一个行
为不应受刑罚惩罚,也就意味着它不是犯罪。B 项排除。
D 项: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D 项排除。
382.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单位受贿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
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
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
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
前款的规定处罚。故 B 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A 项: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
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A 项正确,排除。
C 项: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一款,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
财物的,是行贿罪。C 项正确,排除。
D 项: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款,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
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D 项正确,排除。
383.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主刑是指只能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即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主刑。主刑是刑罚方法的类名称。
根据《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五)死刑。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BD 项:根据《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
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根据本法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的种类
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BD
项错误。
C 项:资格刑,又称“能力刑”,是指以剥夺犯罪人法律上赋予公民享有的一定权利为内
容的刑罚方法的总称。中国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即属于资格刑性质。我国刑法的附加刑并
不都是资格刑。C 项错误。
384.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款,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
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
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
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项、B 项、D 项均正
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 项错在“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损害的”,应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
重大损害的”。此外,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
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
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C 项说法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 C 选项。
385.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
下。拘役,是指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一种刑
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所犯罪行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如非法剥夺他
人人身自由罪,犯罪人只是对他人采取非法剥夺自由的手段,将其锁、捆在某一地点,其犯
罪行为较轻,但这种行为就犯罪人本身而言,有可能随时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对
于这类犯罪,可给予拘役的刑事处罚。B项正确。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数罪并罚的一般原则: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
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
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
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