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2教师招聘备考试题:作家构思小说人物时的心理活动【解析】

华图教育 | 2022-05-23 09:59

收藏

  8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家构思小说的人物时形成一个全新的新形象的过程为创造想象。故本题选 B。

  8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想象含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想象的过程,是以文字为依据的。故本题选D。

  8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是一种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也称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其特点是以实际操作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3 岁前,儿童的思维常常是伴随着动作进行的,他们不能在动作之外默默思考。如儿童骑在椅子上时,会说“开汽车了”“骑马了”等;但当离开椅子时,“开汽车”“骑马”的思维活动也就停止了。故本题选 C。

  8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遗忘曲线。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故本题选 A。

  9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故本题选 D。

  点击查看>>>相关图书推荐

  202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小学

  

 

  202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中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