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欧洲执行了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网络数据管理法规一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一年多以来,并未听闻哪一款国产 软件违反此项规定。我们可以发现,部分软件在不同的下载渠道,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是不同的。有经验的网民会了解,个别APP在IOS系统中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半步;在安卓系统中其则肆意妄为,通讯录、银行卡信息、身份证等等个人信息来者不拒。下载渠道如何认真履行职责,也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样的APP,为何在国外乖巧如编羊,而回国内则凶猛似“恶狼"呢?归根到底,软件上乱象丛生,本质原因还是_____________。在国内,上文提到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只是建议性的国家标准,并不具备实质约束力,是否按要求执行全凭企业自觉;而GDPR是法律法规,并明确规定“对于违法企业,将处以高达2000万欧元或全球营收4% (两者取其大)的巨额罚款”。企业之所以敢于不负责任、搜山检海般地过度索取个人信息,目的无非为了牟利。用法律的武器斩断利益链条,自然从根本上杜绝了此类现象,从而实现保护个人隐私的目的。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入文段划线部分的一句是( )。
A.软件企业欺软怕硬
B.惩罚力度不够
C.软件企业缺乏自律
D.法律标准不一
【答案】B。该题为语句填空题,填空处应填入国内软件上乱象丛生的本质原因,后文是针对原因的分析,从后文的内容可知,国内和国外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是“对于违法企业,将处以高达2000万欧元或全球营收4% (两者取其大)的巨额罚款”,所以无法达到牟利的目的。而国内“是否按要求执行全凭企业自觉”,二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就是国外会对违法行为大力处罚,而国内的惩罚力度远远不够。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击添加>>>专属备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