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行测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202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因果词”巧解主旨题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07-27 10:58

收藏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主旨题是比较常见的题型,大家在做主旨题的时候习惯一遍又一遍地读题干,这种方式既浪费时间,又抓不到文段的重点。针对主旨题,许多文段都是有标志词的,比如:因果词、转折词、假设词等。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因果词”在主旨题中的妙用。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一些常见的因果词,如:所以、因此、正因如此、可见、由此可知等等。其次,我们还需要了解因果词在文段中的作用,因果词会引出作者意图,我们需要结合因果词后的内容判断作者意图,简言之,因果词引出结论,表明作者意图。最后,我们通过一道例题带着大家感受一下“因果词”的妙用。

  例题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媒体监督不应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应“一枝独秀”,因为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公众监督、制度监督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使整个体系出现明显漏洞。单纯依靠一种监督力量,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安全”的,因为不同的监督力量,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媒体监督相对于制度监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种非强制性监督,不仅受制于舆论环境,而且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因此,将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A. 媒体监督的效果尚不理想

  B. 社会监督未引起监督对象的足够重视

  C. 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

  D. 强制性监督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单纯依靠媒体监督一种监督力量的不安全性,然后说明媒体监督的非强制性监督性质使其效果受制于舆论环境和监督对象的态度的局限性,最后通过一个因果词“因此”得出结论:不应将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寄托在媒体监督上,所以整个文段意在强调的就是“因此”之后的内容。而相应地,文段针对的问题便是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期望,即C项。A、B两项文段未提及,排除。D项讨论的是强制性监督,而文段强调的是媒体监督,媒体监督是一种非强制性监督,故D项排除。综上,本题选择C项。

  大家做题时要多去关注文段中的标志词,提升阅读的敏感性,快速准确找到文段的重点内容,后续大家仍要多做题进行巩固,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

招警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0元咨询 点击添加
2022华图版公安院校统一招警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 +公安基础)教材+真题6本套 79元 点击购买点击购买
2022华图版公安院校统一招警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教材+2000题库)3本套 49元 点击购买点击购买
2022年人民警察公安基础知识教材+历年2本套 45元 点击购买点击购买
2022华图版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公安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 25元 点击购买点击购买
公安机关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系统精讲班(辅警法律知识+公安基础知识+时政)【精讲课】 1080元 点击购买点击购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