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忍辱负重终著《史记》
汉朝的司马迁,出生在史官家庭。他从 10 岁那年起,就在父亲的指导下阅读《尚书》、《左传》、《国 语》等儒家经典和史书,下决心要继承父亲的事业。他从 20 岁起,努力去进行社会实践,到全国各地去游历,访求名山大川,调查历史上发生过重大事件的遗迹和遗闻轶事,为继承父亲的事业、撰写史书作准备。可是一件不幸的事情突然降临到司马迁头上,他的好朋友李陵在跟匈奴作战中战败被俘,投降了。他替李陵说了几句话,触怒了汉武帝,因而遭受宫刑。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 曾一度想
自杀,但身心备受摧残、忍辱生活的司马迁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决心以残烛之年,完成父亲要他完成的史书。从此他埋首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中家之言”的巨著——《史记》
备注:作为正例,熟知度较高,建议使用时无需概括故事大意,只需点明即可。
点击添加>>>专属备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