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自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依据该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拟作出降低资质等级的处罚之前,应当组织听证
B.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地方性法规可补充设定
C.行政机关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书面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D.对当事人依法给予一百元以上罚款的,执法人员不得当场收缴
【常规解法】
【答案】B
【解析】B项说法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为实施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补充设定行政处罚。拟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应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作出书面说明。地方性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情况。”
因此,选择B选项。
【秒杀解法】绝对表述大概率不对
做到法律常识的时候,应先锁定是什么法,如果是民法,那么强调的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可用最朴素的道德情感来做题;如果是刑法,那么强调的就是刑罚和犯罪,可用正义思想来判断;如果是行政法,那么强调的就是高高在上的“官”和民的故事,控权是首要,控的就是行政机关的权。而且在做法律题中,相对来说说法绝对的词语,例如“一定”“绝对”“不得”基本都是错误的。
带着以上的思路来解题,本题是行政法,所以是控权。那么针对绝对性的词语大多是错的。A选项中【应当】这种听证的权利应由官告知民有这样的权利,由“民”的一方来做。B选项中【可】翻译为“可以”,在法律题中,这种“求生欲”强的题干,大多是对的。C选项中【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行政法中的处罚,怎么可能委托给其他个人呢?试想如果公安机关委托某个人对你进行罚款,你会同意吗?D选项中【不得】我们讲法律中的魅力就在于“有原则就有例外”此题中直接“不得”怎么样,否定了例外的可能性。
【例2】干热岩是埋深数千米的高温岩体,属于一种新兴的地热能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在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大规模可利用的干热岩资源
B.注入低温水回收高温水的干热岩利用过程发生了能量转化
C.干热岩发电技术已在世界多个国家的工业生产中普遍应用
D.干热岩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导致酸雨的污染气体
【常规解法】
【答案】A
【解析】2017年,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在共和盆地钻获温度达到236摄氏度以上的干热岩。这是自2014年该院在共和盆地钻获153℃的干热岩之后,我国首次发现温度达到200℃以上的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祁连山、昆仑山和秦岭之间。A项正确。
B项:干热岩地热发电的流程为,注入井将低温水输入热储水库中,经过高温岩体加热后,在临界状态下以高温水、汽的形式通过生产井回收发电。发电后将冷却水排至注入井中,重新循环,反复利用。可见注入低温水回收高温水的过程没有发生能量转换,而高温水、汽通过生产井回收发电的过程发生了内能向电能的转化。B项错误。
C项:进行干热岩发电研究的还有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但目前技术不成熟,迄今尚无大规模应用。C项错误。
D项:利用干热岩发电与传统的热电站发电的区别主要是采热方式不同。干热岩地热发电的过程中不排放废水、废物、废气,对环境没有影响。D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秒杀解法】矛盾选项蕴藏答案
可以从A、C两项表述矛盾入手。A项描述我国在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大规模可利用的干热岩资源。C项表述干热岩发电技术已在世界多个国家的工业生产中普遍应用。我国能源开发技术已达世界前列,在我国首次发现的技术不应在其它国家早已普遍应用,A、C矛盾,必有一对一错。然后我们再来考虑,考试应该是正面宣传我国的前沿科技,宣传我国的科技成就,因此A项说到的“首次发现”更能体现我们国家科技的强大,正确概率更大,可选。
【例3】关于照明用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术室里的无影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声控灯利用麦克风接收声音信号来实现灯的开启
C.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流过灯丝的电流约为2安培
D.手电筒用凹面镜作反射面是为了增强照明效果
【常规解法】
【答案】C
【解析】C项说法错误。家用台灯的工作电压是220V,功率一般为10W-40W左右,根据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关系可知,功率=电流*电压,得出电流为0.2安培左右。
因此,选择C选项。
【秒杀解法】数资过于精确一般不对
考生在排除错误选项的时候,应该具备“出题人思维”,就是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一道题,设置错误选项往往是很难的,因此,出题人常用的设置错误选项的方式就是“要素置换法”。例如,“数字置换法”、“多重要素置换法”、“相近要素置换法”等。如一些具体、准确的无意义的数字一般为错误选项,而模糊数字通常为正确选项,最后,我们要知道要素越多越容易成为错误选项。因此,运用“要素置换法”我们就能锁定C选项有一个具体的数字“2安培”,并且题干要求选取错误项,由此可以推知C选项成为错误选项的几率很大。这样考生就可以在不知道具体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自己做题的准确率。
【例4】下列与扶贫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
B.扶贫工作坚持扶贫同扶志相结合,“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
C.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D.脱贫目标是到2035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
【常规解法】
【答案】A
【解析】A项:说法正确。“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最早提出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B项: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此,应改进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转变。
C项:《“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要产业发展脱贫,其中包括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科技扶贫。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十三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
D项:《“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脱贫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
因此,选择A选项。
【秒杀解法】伟大的党,永远正确的领导人
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的目的是为了给国家选拔行政公务人员。这就要求所选拔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需要应试者能够在做题过程中,明确国家的主流价值。因此,通过这些原则,我们应该知道符合国家大政方针,表明国家核心立场的选项一般不会出错。所以正确选项一般都是国家权威的上升数据、彰显中国荣耀、最具有权威的、将来时态的、正在进行时代的等;错误选项一般都是消极的、衰败的、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没有变化没有实施的、已经完成的等。通过“政商考查法”,我们就能知道,一般出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这些选项基本都会是正确选项。所以,A选项成为正确的选项几率最大。
【例5】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制定“863计划”
B.制定“星火计划”
C.制定“火炬计划”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常规解法】
【答案】D
【解析】A项:1983年国家制定"863计划”;B项:“火炬计—划”是1988年制定的;C项:“星火计划”是1986年制定的;D项: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因此,选择D选项。
【秒杀解法】与众不同就是你
纵向看题观察选择中的共同点,排除差异性选项。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上题四个选项中,ABC三个选项都是以“制定”开头,而D项“与众不同”的非常显眼,以“提出”开头。这种情况下,如果考生确实不了解各个选项的具体内容,实在无法作出答案,无论如何都是要“蒙”答案的,那么就可以选择那个最“与众不同”的选项,正确的几率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