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都有哪些要求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10-10 09:36

收藏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发布!做好考试的准备了吗?报名前的要求是否都知晓了?以下是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要求,同学可以仔细阅读!

  国家公务员局: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由华图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发布,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黑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451-88882340。

  可参考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点击查看>>>国家公务员局: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

  一、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5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2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0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信息汇总
考试公告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

职位表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职位表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职位检索
报考指南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报名入口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报名入口
缴费入口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缴费入口
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考试大纲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笔试成绩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报考条件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报名条件有哪些
公告峰会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解读峰会
笔试课程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109.为了估计当前人们对法律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法制日报》报社为读者开展了一次法律知识有奖答卷活动。答卷评分后发现,70%的参加者对于法律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很高,20%的参加者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水平,剩下10%的参加者完全是属于法盲。因此,《法制日报》报社得出结论: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群体对于法律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质疑《法制日报》报社的结论?

  A.国家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宣传法律基础知识,以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

  B.法律基本知识涉及范围广泛,仅凭这一次答卷得出结论可能过于草率 C.本次活动中,报社选取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具有高等学历的知识阶层 D.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还存在差距

  110.《石板》杂志做过一项实验,向读者展示真实事件的照片以及五张随机选择的伪造照片,结果发现,平均每张假照片都会给至少15%的人植入错误的记忆。而总体来看,有将近一半的参与者相信,假照片里描绘的事件的确发生过。该项实验说明,我们很容易被网络上的假新闻误导而引发虚假记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支持上述结论?

  A.人们更愿意相信符合他们政治立场或者世界观的新闻 B.虚假新闻常常为了证明自身的真实性添加很多假照片 C.跟年轻人比,绝大多数的老年人更容易被假新闻误导 D.人们撒谎时,常常会把自己的谎言变成记忆的一部分

  111.实验人员将400名小学生分成两组,让其完成难度相同的拼图,两组孩子都完成得不错。这时,实验人员对A组孩子进行智商的夸奖,孩子们得到了诸如“你真聪明”之类的评价;而B组孩子则得到“你很努力,做得好”这类对过程的鼓励。第一轮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为两组孩子均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拼图供其选择,A组孩子普遍选择较为容易的拼图,而B组孩子中90%的人选择了难度有所增加的拼图。专家表示,仅仅夸孩子聪明是个育儿误区,不但不能使孩子更加优秀,还会使其缺乏尝试的勇气,不敢于挑战困难,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无法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A.只被夸聪明的孩子在遇到挫折后产生的失败感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阻碍他们下一次尝试

  B.在孩子成功后夸孩子聪明,孩子容易形成一个错误的因果关系:成功之后就会获得夸奖和认可

  C.鼓励孩子的进步更有助于帮助孩子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更加自信,而单纯夸孩子智商高,可能会让孩子停滞不前,不愿面对挑战

  D.没有原则的只夸奖“聪明”“真棒”会促使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他们认为“只要不挑战,失败的概率就小”

  109.【答案】C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群体对于法律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

  论据:答卷评分后发现,70%的参加者对于法律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很高,20%的参加者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水平,剩下10%的参加者完全是属于法盲。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国家在法律宣传上的投入,但是结果如何并未提及,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仅凭这一次答卷得出结论未免过于草率,说明本次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在可靠性或可信性上存在问题,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本次选取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具有高等学历的知识阶层,而结论是说我们国家的社会群体对于法律基本知识的掌握还不错。通过高等学历的知识阶层推出我们国家的社会群体都不错,说明本次抽样调查的调查对象不具有代表性,即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主要是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存在差距,与题干论题不一致,排除。

  第四步,强弱比较。

  B项主要是从抽样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削弱,并且B项的表述中有“可能”的限定,力度较弱,而C项是从最根本的抽样样本不具代表性进行削弱,所以力度强于B项。

  因此,选择C选项。

  110.【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我们很容易被网络上的假新闻误导而引发虚假记忆。

  论据:《石板》杂志做过一项实验。假照片会给人植入错误记忆。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只是提到人们更愿意相信的新闻类型,与论点无关,无法加强。

  B项:建立联系。说明正是因为假新闻中有假照片,而假照片可以给人植入虚假记忆,因此,假新闻会误导出虚假记忆,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了联系,可以支持。

  C项:无关选项。只是提到老年人更容易被假新闻误导,与论点无关,无法加强。 D项:无关选项。只是提到人们撒谎,与论点无关,无法加强。

  因此,选择B选项。

  111.【答案】B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无法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仅仅夸孩子聪明是个育儿误区,不但不能使孩子更加优秀,还会使其缺乏尝试的勇气,不敢于挑战困难,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论据:实验人员对A组孩子进行智商的夸奖,孩子们得到了诸如“你真聪明”之类的评价;而B组孩子则得到“你很努力,做得好”这类对过程的鼓励。第一轮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为两组孩子均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拼图供其选择,A组孩子普遍选择较为容易的拼图,而 B组孩子中90%的人选择了难度有所增加的拼图。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说明只夸孩子聪明会让他们产生负面情绪,产生畏难情绪,不能使孩子更加优秀,具有加强作用。

  B项:不明确项。只说明夸孩子聪明让他们有错误的认识,但与孩子面对挑战的态度无关,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论据。说明只夸孩子聪明会让他们不愿挑战,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论据。说明只夸孩子聪明会让他们不愿挑战,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

  国考即将来袭,利用好生活中的碎化片时间进行复习也是很重要的,上述的三道题同学们可以做一下练习,祝大家考试顺利!

hot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数量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 0元咨询 点击添加
国考3600题 限时秒杀 39元 点击购买
限时优惠!学霸错题集 6册 59元 点击购买
【全新升级版】2023版公务员考试10000题 10000题 29-239元 点击购买
2023版国家公务员考试精华版4本套(教材+历年) 4套 59元 点击购买
第16版升级版模块宝典5本套【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常识+】 5套 94元 点击购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