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多吗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10-10 11:22

收藏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多吗?2023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还没有开启,想要报名的同学可以进行报名预约,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理!

  国家公务员局: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开启,由华图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发布,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黑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451-88882340。

  可参考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

  考试内容、时间和地点

  (一)笔试

  1. 内容。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询。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查询。

  2. 时间地点。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1年11月28日上午 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1年11月28日下午 14:00—17:00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1年11月27日下午 14:00—16:00

  笔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个别较大城市设置考点。报考者应当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同时携带准考证和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与报名时一致)参加考试。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北京。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者自治区首府。

  3. 成绩查询。笔试阅卷结束后,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各类职位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将予以适当倾斜。

  报考者可于2022年1月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其中,8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

  (二)面试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进入面试的人选,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公布。达到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低于规定面试比例的职位,将面向社会进行调剂。调剂在公共科目考试内容相同(即指报考者应答的是同一类试卷)的职位之间进行,调剂公告、职位等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发布。

  招录机关负责面试实施,时间、地点等事项详见招录机关在本部门网站和考录专题网站上发布的面试公告。面试时,报考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件(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原件、所在学校或者单位盖章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招录机关有权取消报考者参加面试的资格。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可从考录专题网站下载、打印。

  部分招录机关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专业能力测试设置情况和测试内容、分值比重等见《招考简章》或者招录机关发布的面试公告。

  面试结束后,招录机关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发布报考者的面试成绩以及综合成绩。其中,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综合成绩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综合成绩按照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50%的比例合成。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信息汇总
考试公告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

职位表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职位表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职位检索
报考指南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报名入口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报名入口
缴费入口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缴费入口
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考试大纲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笔试成绩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报考条件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报名条件有哪些
公告峰会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解读峰会
笔试课程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168. 传统家训家规是我国古代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 , 也是中华道德文化

  传承的一种方式 。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训家规 , 始作者多是文化名人或著名官宦, 社会影响较为广泛 。这些家训家规的功能远远超出对本家族的教育作用 , 而成为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 , 为社会提供了家庭教育范本和楷模 。尤其是这些家训家规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 容易引起后世更多人的关注和效法 , 从而使得这些家族内的训规成为道德教育的普遍教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传统家训家规的社会功能 B. 传统家训家规的历史渊源

  C.传统家训家规的历史影响 D. 传统家训家规的教育作用

  169.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融合 , 衍生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 打破了

  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 。六年来 , 中国慕课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 在实践中总在向一个共识靠近 , 那就是高等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的主要供给者 , 知识创新的主要推动者 , 要回应时代需求 , 就必须创新发展 , 把慕课教育作为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 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 的战略先手棋 , 推动这场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课堂革命向纵深发展 。这就意味着 , 慕课的建设与发展必然离不开高校的参与和支持 、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协力。

  这段文字意在:

  A. 介绍中国慕课的发展理念和现状

  B. 说明高校需重视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C.强调高校应在慕课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D. 探讨中国慕课突破传统的新思路

  170. 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就是把一个新闻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地传播到应该接收的对象手上 。传播力跟不上 , 新闻就失去了价值 , 就会成为旧闻 。纸媒时代 , 传播手段依靠印刷来表达 , 依靠印刷品的物理移动形成传播 , 所以新闻的生产和配送是集中方式。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飞速发展 , 新闻的生产正在从集中向分散转变 , 新闻配送速度则以比特的方式按光速传播 。这种由技术变迁引发的“ 传播手段”的变化 , 要求科技传媒人必须不断研发新的新闻生产和新闻配送技术 , 方能满足传播力的需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传媒人要满足传播力的新要求

  B.如今大众对新闻舆论传播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C.互联网时代要求有更高的传播力与其相匹配

  D. 新闻传播速度在互联网时代实现了升级

  68. 【 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 , 分析文段 。文段首句引出传统家训家规的话题 。第二句提到家训 家规的来源和社会影响 。第三句用“ 而” 重点强调家训家规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第四句以家规家训成为道德教育的普遍教材 , 进一步补充说明家规家训的社会功能。文段重点是在说明传统家规家训的社会功能。

  第二步 , 对比选项 。A项符合文段重点。

  因此 , 选择 A选项。

  【拓展】 B 项 :“ 历史渊源” 对应第二 句话 , 非文段重点 。C 项 :“ 历史影响” 偏离重点 。D 项 :“ 教育作用” 属于“ 社会功能”, 范围缩小。

  169. 【 答案】 C

  【 解析】 第一步 , 分析文段 。文段首句先介绍了“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 相融合的背景 。第二句主要介绍的是高等教育要创新发展 , 要把慕课建设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和推进课堂革命的手段 , 即慕课和高等教育相结合 。最后一句通过“ 这就意味着” 对前文内容总结 , 即最后一句就是文段的主旨句 , 强调“ 慕课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校的参与和支持 、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协力”, 再次强调慕课的发展离不开高校, 突出高校的重要性。

  第二步 , 对比选项 。C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 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 , 选择 C选项。

  【 拓展】 A项 :“ 发展理念和现状” 对应文段前半部分内容 , 并非主旨句内容 , 偏离重点 。B项 : 偏离文段核心话题“ 慕课”。D项 : “ 新思路” 表述不明确 , 没有提出“ 高校” 的重要性 。另外“ 中国慕课突破传统” 表述有误 , “ 中国慕课” 本身是传统教

  育突破传统的产物 , 本身是新事物 , 并没有受到传统的限制。

  170. 【 答案】 A

  【 解析】 第一步 , 分析文段 。文段首先介绍了什么是新闻舆论的传播力 , 接着提出传播力跟不上新闻就会失去价值 。第三句介绍了纸媒时代的情况 。接着引出互联网时代新闻的生产和配送速度都发生了变化 。最后一句总结前文 , 提出媒体人必须不断研发新的新闻生产和新闻配送技术才能满足传播力的需要 。文段主旨句为最后一句。

  第二步, 对比选项 。主旨句同义替换对应 A项。

  因此 , 选择 A选项。

  【 拓展】 B项 : 文段并没有提到“ 大众的要求” 且缺少核心话题“ 科技传媒人”。 C项: 文段说的是科技传媒人必须不断研发新的新闻生产和新闻配送技术才能满足传播力的需要 , 并非要求更高的传播力 , 偷换话题 。D项 :“ 新闻传播速度” 为前文铺垫内容的一部分 , 片面且非重点。

  送给大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题大家都会做了吗?希望大家多多练习题目,顺利通过这次考试,准备的充分相信一定可以得到一份满意的答卷!

hot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数量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 0元咨询 点击添加
国考3600题 限时秒杀 39元 点击购买
限时优惠!学霸错题集 6册 59元 点击购买
【全新升级版】2023版公务员考试10000题 10000题 29-239元 点击购买
2023版国家公务员考试精华版4本套(教材+历年) 4套 59元 点击购买
第16版升级版模块宝典5本套【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常识+】 5套 94元 点击购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