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力量有多强?比起“维护利益的武器”“社会行为的规范”,它更是一种社会的价值与信仰。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的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必须秉持法律这一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手段。
宏观层面,擘画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路线图;中观层面,民法总则等
20余件法律颁布实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让法治政府建设步履坚实,锚定“以良法促善治”的目标;微观层面,落实法官员额制度、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等司法改革深入推进。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增强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才能成为自觉选择;有了法治引领和规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要养成“遇事找法”的习惯,而群众在“找法”的过程中,无形中也提升了
自身的法治信仰、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
如果说司法是法治的殿堂,是在肃穆的法庭上以冷静和理性寻求公平正义,那么站在执法一线的警察则是法治的前哨,通过每一起或大或小的执法案件,代表着法治在“街头巷尾”的形象。
把好“教育关”,培育法治思维。把好“实践关”,提升用法能力把好“制度关”,保障能力提升。
点击添加>>>专属备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