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面试热点

首页 >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面试热点

2023黑龙江省考面试热点: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一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10-18 11:54

收藏

  一个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 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

  10 月,住建部对两地滥建“文化地标”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不给“形象工程” “政绩工程”留面子,引发舆论广泛关注。通报指出,湖北省荆州市在古城历史城区范围 内建设的巨型关公雕像违反了经批准的《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有关规定,破坏了 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贵州省独山县在影山镇净心谷景区内建设的水司楼投资高达 2.56 亿元,存在脱离实际、滥建“文化地标”、破坏自然景观风貌等问题。独山县今年 3 月才 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每年财政收入不足 10 亿元,只为盖一栋楼就花掉全年财政收入的 1/4,委实令人瞠目。(新华网)

  表明观点,点明本质:

  “文化地标”是城市的名片,在建设过程中若能结合城市实际、延续历史文化无疑是 城市品位的浓缩,能够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但少数地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脱离实际、盲 目造景、劳民伤财,打着“文化地标”的名义行“形象工程”之实。有的政绩观扭曲,只 注重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不愿在见效慢、周期长的“潜绩”上下功夫;有的脱离 实际、脱离群众,在城市建设中未结合城市历史文化,未充分考虑群众需求,“文化地标” 名不符实;有的习惯拍脑袋做决策,工程未经正规手续和严格程序就匆匆上马;还有的好 大喜功、贪大求怪,一味追求“最大”“最高”“最好”,甚至不惜举债建设……此类“文 化地标”,不仅没能发挥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历史风貌的作用,反而丑化了“城市形象”, 影响了群众获得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值得反思。反之,因地制宜,打造有生命力的文 化地标才是应有之义。

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数量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 0元咨询 点击添加
2023版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4本套(教材+历年) 4本 45-149元 点击购买
精选易错1200题+申论批改实录66例 3本 3本 49元 点击购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