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中结构化面试和结构化小组有什么区别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10-19 11:37

收藏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中结构化面试和结构化小组有什么区别?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即将开启,第一次报考小伙伴可能有听说过结构化面试和结构化小组!下面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

  结构化小组面试,由华图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发布,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黑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451-88882340。

  结构化小组面试初感知

  结构化小组面试,结合了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要求一组测评者(一般是3-5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次作答结构化面试题目(一般是3-5道),并互相点评的一种面试测评方法,据此测查考生从事机关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在实际参加面试时,结构化小组面试的主要流程包括备考和面试实施两个环节。

  结构化小组面试流程和环节

  1.面试当天,首先进行抽签环节,明确考试顺序。

  2.经过抽签之后由引导人员将即将面试的人员带入备考教室,提供题本、草稿纸、笔、时钟等,在15分钟的时间内进行思考,撰写答题要点。

  3.进入答题室开始进行作答。

  4.答题环节

  由工作人员引导,排队入场,抽签确定该组考生的序号。以“3人一组3道题目”为例,每个考生均有第一次答题的机会。

  ①答第一题的考生顺序:A号、B号、C号,

  ②答第二题的考生顺序:B号、C号、A号,

  ③答第三题的考生顺序:C号、A号、B号。

  5.互相点评回应环节

  三道题目作答完毕之后,开始进行互相点评环节。每位考生均需要对另外两名考生答题情况做出自己的评价,同时自身也需要回应另外两位考生对自己的评价。进行对他人的点评时点评一个人的时间不超过2分钟,回应一位考生的评价时一般不超过2分钟。

  ①A号点B号、C号,点评完成之后,B号、C号依次作出回应,

  ②B号点C号、A号,点评完成之后,C号、A号依次作出回应,

  ③C号点A号、B号,点评完成之后,A号、B号依次作出回应。

  结构化小组面试总体特点

  1.结构化小组面试对答题内容质量要求较高。三位考生同时进场,答题质量会存在明显的横向对比,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内容上相比其它对手更加出彩,分析更加深入,语言表达,语言富有感染力。

  2.结构化小组更加注重情商表现。在结构化面试小组中有点评和回应环节,这会引发高度的人际互动,这就要求我们在点评和回应中拿捏好尺度,不卑不亢的做出应对。

  3.结构化小组对思考力要求更高。在结构化小组的点评环节中,考官引导语中明确要求考生必须至少点出一个质疑性问题,而在回应环节则需要针对性回应其他考生的质疑,这就要求考生把握清楚题目的本质,整体而言,对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要求都更高。

  结构化小组面试技巧方法

  1.备考环节:15分钟备考环节注重对题目要点的思考,以及对点评和回应环节的准备,注意思考时间的合理分配。草稿纸上进行合理布局,划出答题要点、点评、回应区,从而更好的应对面试。

  2.答题环节:答题环节与结构化面试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但结构化小组的答题时间往往更加充裕,这意味着答题时要更加系统而有逻辑,但不要过分求全,而是要突出重点,注重个性化答题,在语言表达更加富有感染力。

  3.点评回应环节:在此环节同样也要注重对对手的肯定,同时一针见血的点出对方内容方面的核心问题,在回应时同样也要注意技巧,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的进行回应。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信息汇总
考试公告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

职位表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职位表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职位检索
报考指南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报名入口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报名入口
缴费入口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缴费入口
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考试大纲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笔试成绩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报考条件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报名条件有哪些
公告峰会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解读峰会
笔试课程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50. ①由于各个作者对所描绘植物和绘画手法有不同的认识,所以诸多本草著作中就出现了风格各异的插 图,但准确性欠佳

  ②植物科学画在中国有过辉煌时期,中国最早对植物的了解来自农业生产和本草医药的需要

  ③本草学家把社会实践中积累的植物学知识用文字记录下来,并配以形象图画,使人们更容易识别和利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④为了能在最鲜活的状态下记录物种的模样,探险队伍中增加了专业画师,这就有了植物科学画的雏形

  ⑤那个时期的绘图工具是毛笔,技法是中国画中的白描

  ⑥现代意义的植物科学画源自西方,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贵族,商人和科学家组成的舰队探索世界,同时收集动植物标本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④②①⑤③

  B.②③⑤①⑥④

  C.②⑤①③④⑥

  D.⑥②③①④⑤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⑥句介绍现代意义的植物科学画的来源,②句介绍植物科学画在中国 古代的发展状况,根据时间概念确定②句在前,排除A项和D项。

  第二步,观察B、C选项差异,判断②句后面接③句还是⑤句。②句提到了植物科学画与农业以及本草医 药的关系,③句提到了中国的本草学家文字记录中的植物科学画,⑤句介绍那个时期绘画工具和技法,相 比来讲②③句话题一致,都在阐述“本草医药”和“植物科学画”,③句是对②句的举例论证,两者衔接更紧 密,排除C项。

  因此,选择B选项。

  51. ①即使是只涉及到语言、数学和创造的简单任务也跨越了半球,由整个大脑共同完成

  ②大脑的左右半球只有一个主要区别:右半球控制身体左侧,左半球控制身体右侧

  ③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由称为胼胝体的结构连接

  ④这导致很多人推测两个半球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其中很多猜测并不正确

  ⑤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健康的部分有时可接管受损部分的功能,甚至是大脑另外半球区域的功能

  ⑥现代脑成像技术明确证实,一个健康的大脑总是通过胼胝体连接左右半球、共同工作的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④⑥①⑤

  B.⑥③④②⑤①

  C.⑥⑤③②①④

  D.③④⑥①②⑤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③是对大脑结构的介绍,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并提出“胼胝体”这 一概念。⑥介绍健康的大脑通过胼胝体连接左右脑,是对③的进一步解释说明,优先考虑③作为首句。

  第二步,观察A、D选项差异。④开头的代词“这”可作为突破口,④前面是②还是③。④猜测大脑两个半球 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是猜测并不准确。②介绍大脑半球之间只有一个差异,是对④的进一步解释说明, 说明猜测不准确。因此④应在②的前面,且④中的“这”指代③中提到的大脑结构,③④衔接合理通顺。

  因此,选择D选项。

  52. 中星16号是我国首颗成功发射的高通量通信卫星。在这颗通信卫星上,首次使用了Ka频段宽带通信技 术。卫星容量其实就像公路一样,原来通信卫星的C频段以及Ku频段最多只能容纳两辆车同时前进,所能 运载的货物(也就是信息数据)是有限的,但是Ka频段的卫星容量则要大很多,它可以同时行驶10辆或 者更多的汽车。这项技术的突破,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在地面通信网络无法覆盖的地区,以及 飞机、高铁、轮船等交通工具上,都可以实现宽带通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意味着未来通过通信卫星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宽带上网

  B.预示着我国自主研发技术已打破国外垄断通信的局面

  C.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主通信卫星宽带的广泛应用

  D.填补了我国通信卫星在多频段通信技术领域的空白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文段先介绍发射了中星16号卫星,紧接着对卫星所用的Ka频段宽带 通信技术进行介绍。通过对比凸显了Ka频段宽带通信技术容量很大的特点,都能“同时行驶10辆甚至更多 的汽车”,表现这项技术通讯能力极强。后面“这项技术的突破……”是对前文Ka频段宽带通信技术的总结评 价。根据“特别是在地面通信网络无法覆盖的地区,以及飞机、高铁、轮船等交通工具上”可知,任何地点 都可以实现宽带通信。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意味着未来通过通讯卫星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上网”,承接前文新的技术通讯能力 极强特点,也符合后文“特别是在地面通讯网络无法覆盖地区……都可以实现宽带通信”,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国考面试即将开始了,同学们掌握好公共科目的知识点了吗?祝大家一切考试顺利哦!大家考试加油!

hot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数量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 0元咨询 点击添加
2022版公务员考试考霸笔记易错题集 易错题集 35元 点击购买
2023升级版国家公务员6本套
 
6套 88元 点击购买
【全新升级版】2023版公务员考试10000题 10000题 29-239元 点击购买
2023版国家公务员考试精华版4本套(教材+历年) 4套 59元 点击购买
第16版升级版模块宝典5本套【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常识+】 5套 94元 点击购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