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申论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2023年国考申论: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11-22 13:29

收藏

  一、新闻热点

  “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志气、骨气、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成为无数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共同心声。

  创新增志气。一桥,三地。“拿下港珠澳大桥,世界上就没有我们中国人不能造的桥!”这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矢志攻坚的志气。把一个个“难题”变为了“奇迹”,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一定能”,风高浪急、惊涛骇浪,压不垮奋斗志,难不倒中国人!

  斗争壮骨气。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我们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

  发展强底气。14亿多人民,960多万平方公里。“太空出差”创造历史,“中国饭碗”端稳端牢,“国之重器”砥柱中流,生态文明引领潮流……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满怀自信,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伟大复兴。

  2022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充分肯定中国人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把“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列为我国发展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之一。

  十年砥砺奋进,绘写壮美画卷。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领航力量,扭转乾坤;思想之光,照亮征程。这十年,正是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坚定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自信自强的中国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必将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绚丽的华章。

  二、引申背景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磅礴力量。今朝,我们更应怀着“志气、骨气、底气”,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征途。

  三、词句积累

  1.志气:“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到“等贵贱、均贫富”的追求,再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统一,为了美好生活,不懈追求、不断奋斗、不断革新。

  2.骨气:“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从苏武牧羊十九载的民族气节,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再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情怀;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畏精神,再到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视死如归,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代代相传。

  3.底气:底气是自信的表现。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自信铸就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底气。

申论必做题库33套
国考3600题
23考霸笔记
考霸笔记易错题集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