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各国对创新的渴求已经不亚于一个人对空气的 渴求,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也已经成为不争的共识。 经过几十 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仍然是发 展中国家,创新能力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强国建 设,必须着力提高我国综合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需要全社 会众志成城,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局面。
提高创新能力,首先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制,激 发企业创新的热情。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以创新为内驱力,增 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路径是清晰的,但现实困难也 十分突出。 目前影响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最大的障碍便是我国 知识产权的保护严重缺位 ,一些公司靠盗取专利技术反而形成成本优势,与专利拥有者展开“价格战 ”,极大地挫伤了企业创 新的热情,许多企业也因此转而走低端山寨模仿的路线。 因 此,只有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制,才能为企业创新免去后顾∙∙ 之忧∙∙ ,激发企业创新的热情。
提高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政府改进人才的任用机制,促进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 争,加强人才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拥有人才还要有能充分释放 人才能量的任用机制。 广东省实施的科技副镇长团就是一大 人才任用机制创新,巧妙地将高级知识分子嫁接 ∙∙ 到行政力量的 土壤中,工作方式更加灵活,新想法、新创意直接汇报,大大加 快技术创新的效率。 创新归根到底是人的创新,只有“人尽其 才”,并且劳有所获,才能将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 优势。
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加强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将产学研相 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如果知识创新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 力,知识创新就缺乏生命力,而产品生产如果缺少知识技术创 新的推动,只能是低端的山寨模仿。 我国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 率只有 10%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 29%,远低 于发达国家 50%的水平。 将产学研相结合,紧密联系企业和高校 的知识与技术的合作,势在必行。 高校大胆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 企业界人士承担教学任务,企业将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带到高校的 实验室,不仅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 的难度,还促进企业也投入更 多的科研经费,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发展。
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需要集聚人才、完善制度、 产学研相结合等等各方面大力加强,必定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 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任重而道远 。
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 数量 | 价格 | 点击购买 | 展示 |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 / | 0元咨询 | 点击添加 | ![]() |
2023版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4本套(教材+历年) | 4本 | 45-149元 | 点击购买 | ![]() |
精选易错1200题+申论批改实录66例 3本 | 3本 | 49元 | 点击购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