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医学类-临床医学试题
材料一:患者,男性,21岁,30分钟前车祸致伤,现场查体:左小腿有一长12cm不规则伤口,有泥土污染,胫骨断端外露,出血少,周围软组织广泛挫伤。
1.现场急救人员对该患者首先进行的处置措施是( )。
A.局部包扎及简单的外固定
B.止血带止血
C.清创术
D.静脉应用抗生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骨折的急救。
A选项正确: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病肢、迅速转运,以便尽快妥善处理。如果患者处于休克状态要先抢救休克,然后包扎伤口、妥善固定,此题中并无休克选项;B选项错误:开放性骨折,绝大多数伤口出血可先加压包扎止血,如不能止血,可采用止血带止血,但此患者出血少;C、D选项错误:清创术及静脉应用抗生素并不是骨折急救首先要采取的措施。
故此题选A。
2.伤员送至医院后,进行下列处置,正确的是( )。
A.一期闭合伤口,钢板固定
B.延期闭合伤口,钢板固定
C.一期闭合伤口,外固定支架固定
D.延期闭合伤口,外固定支架固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骨折的固定。
D选项正确:骨外固定器适用于:(1)开放性骨折;(2)闭合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3)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该患者左小腿有一长12cm的开放性伤口,有泥土污染,周围软组织广泛挫伤,符合外固定器的适用范围。
故此题选D。
【知识点】专业知识*骨科*骨科基本操作技术
材料二:患者,男性,70岁,上腹不适、纳差、消瘦近1年,皮肤及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1月来诊,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贫血貌,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辅助检查:血红蛋白(Hb)85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75U/L,总胆红素(TB)272umol/L,直接胆红素(DB)190umol/L。
3.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胃癌
B.胰头癌
C.肝癌
D.慢性胰腺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胰腺癌的诊断。
B选项正确:胰头癌:(1)上腹疼痛、不适常为首发症状(2)黄疸呈进行性加重;(3)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4)消瘦、乏力;(5)晚期可扪及肿块、质硬、固定等;A选项错误:胃癌患者可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消化道症状外,当出现肝转移时,可出现肝区疼痛,肝大、黄疸等;C选项错误:肝癌多发于40-50岁男性,表现为肝区疼痛、肝大、黄疸、乏力消瘦等,该患者70岁,肝脾肋下未触及;D选项错误:慢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痛、体重下降、糖尿病及脂肪泻,腹痛是最常见的表现,疼痛于上腹部剑突下,可放射至腰背部,呈束腰带状,疼痛时间长,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但此患者黄疸表现明显。
故此题选B。
4.该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
A.导管腺癌
B.黏液性囊腺癌
C.腺泡细胞癌
D.腺鳞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胰腺癌的病理。
A选项正确:90%的胰腺癌为导管腺癌;B、C、D选项错误:比较少见的有黏液性囊腺癌、腺泡细胞癌、腺鳞癌等。
故此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