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方法技巧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方法技巧

2023年国考方法技巧:国考备考题型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12-16 09:19

收藏

  符合现代审美的青瓷作品, 不一定要像传统审美那样讲究对称、 完美、 圆润,很多都是表达一种山水、 自然的空间, 需要偏向于雕塑的、 异型的造型, 这种异型其实不容易塑造, 因为拉一个圆罐很容易, 但是把圆罐变成另一种形状就复杂很多。 同时, 还需要研究泥料的特性, 借助于雕塑语言, 融入自己的情感, 形成独立的形式语 言。 另外, 在烧制过程中, 釉在高温中的流动也是一种自然的美感, 能产生富有生命感的层次, 中国历史上确实留下了太多经典的作品, 但是作为艺术家, 我们不能一直重复过去、 重复别人、 重复自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创新是青瓷创作的动力之源

  B.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艺术审美标准

  C. 青瓷创作要敢于打破传统审美的束缚

  D. 现代审美为青瓷创作注入新的艺术生命

  【答案】 C

  【易错考点诊断】 易错项为 A 项。 错误原因是 A 项的 “动力之源” 文段没有体现, 且没有体现出现代青瓷创作不能复制传统审美这一话题。

  【详细解析】 第一步, 分析文段。 文段首句指出符合现代审美的青瓷作品不一定要像传统审美那样对称, 需要偏向于雕塑的、 异型的造型。 接着对异型不容易塑造进行原因解释, 之后指出历史上确实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 又通过转折词 “但是” 强调我 们不能一直重复过去、 重复别人、 重复自己。 文段为 “总—分—总” 结构。

  第二步, 对比选项。 C 项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 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 文段并未提及 “动力之源”, 属于无中生有。 B 和 D 项: 偏离文段重点, 没有提到青瓷创作要创新, 打破传统审美的束缚。

申论必做题库33套
国考3600题
23考霸笔记
考霸笔记易错题集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