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单位制度过于严苛,小张在单位喝了一瓶酸奶就受到了批评问责。对于这种情况,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民心所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心所向,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严治党。问责制是践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为政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但是一些执法执纪简单粗暴、问责乱象的出现也不容小觑,可见用“手电筒”照自己,用“手术刀”剜自身,并非 易事。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我们党政机关践行工作的准则和底线,没有严明的规矩制度,那么其言将离弦走板、其行将恣意妄为。现实中有一些同事“玩手机、打瞌睡、业务办理中聊天”等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关乎百姓利益则就是不容小觑的大事。
所以,一定程度上,一些单位能够“抓早、抓小”,个案中“见微知著”,扼杀不正之风,防微杜渐具有一定积极意义。题干中的“喝酸奶事件”,最后的“问责”只是普通的警告教育的话,也算执法有度;我们尚且不知道单位是否具明文规定,如果由于其工作属性场景等,有其条文明确限定的话,那处理也算合情合理。但是此话题之所以能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也不难看出其中折射出的一些问题。
一、“有意而为”——“任务单式”问责
现在有个别的单位同事,为了完成“年度问责指标”而“为问责而问责”,例如扩大问题性质,偷换问题属性,生怕被扣上领导干部不作为的“帽子”。
二、“无意而为”——“一刀切式”问责
政府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打造高效高质政府需要具有政治智慧、管理能力、处事技巧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免有些领导干部面对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而显得捉襟见肘、疲于应对;进而出现了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情况,领导干部的管理失当,相当于道路上同时亮起“红绿灯”,让基层同志难堪其扰,“前进还是停车变得游移不定”,将会严重影响政府工作效率。。身处公职队伍,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个人画像”的底色,因此,凡是不利于打造高效服务型政府的病症都要彻底医治,凡是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祛除,刀刃向内、刮骨疗毒:
一、定好问责的“方向标”:
严肃问责,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法不明则不治”,要有明确的法律界限、坚定的政治定力、深刻的制度理解,依法问责、科学管理、严明执政;同时能够以事实为依据,以程序为手段、以规章为准绳,不能想问责谁就问责谁,甚至搞团团伙伙、山头主义那一套,看人下菜碟,挑软柿子捏;不能想怎么问责就怎么问责,“儿戏化”“主观化”“形式化”等。
二、把稳问责的“手术刀”
对于真正有问题的同事,不能碍于“熟人圈子”“自己同志”而网开一面,应该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揭短亮丑,批评教育的“辣味”,辣要辣得有“劲道”,入味才好。辣要辣得有“反应”,出汗最佳,对于严重问题不能蜻蜓点水,而要“釜底抽薪”,否则只是“隔靴搔痒”。问责不是目的,改过成长才是愿望。问责一个同志,教育一片同志,问责有公信力,管 理有生命力,乱纪“源代码”终将失去其滋生土壤。
点击添加>>>专属备考微信客服